教唆自殺構成要件是什么
1.就教唆對象而言,必須是教唆達到法定年齡、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人。否則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間接正犯。
2.就客觀方面而言,必須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為即教唆行為。教唆行為的實質是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如果教唆行為引起了被教唆人的犯罪故意,被教唆人進而實施被教唆的犯罪行為,即教唆行為與被教唆人實施犯罪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則教唆行為與被教唆人的犯罪行為構成共同犯罪,該教唆犯便是共同犯罪中的教唆犯或簡稱為共犯教唆犯。如果行為人雖然實施了教唆行為,但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在教唆犯只有一人的情況下,則無共同犯罪可言,該教唆犯就是單獨教唆犯。
教唆行為的方式沒有限制,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還可以是示意性的動作(如使眼色、做手勢)。教唆行為的方法也沒有限制,如勸告、囑托、哀求、指示、引誘、慫恿、命令、威脅、強迫等等。但如果威脅、強迫導致被教唆者完全喪失意志自由時,則成立間接正犯。
教唆行為必須是唆使他人實施較為特定犯罪的行為,讓他人實施所謂不特定犯罪的,難以認定為教唆行為。但是,只要所教唆的是較為特定的犯罪,即使該犯罪的對象還不存在,而是以出現對象為條件的,也不失為教唆行為。例如,教唆懷孕婦女在分娩后殺死嬰兒的,也成立教唆行為。另一方面,教唆行為的成立不要求行為人就具體的犯罪時間、地點、方法、手段等做出指示。
3.就主觀方面而言,必須有教唆故意。從故意形式上說,共犯教唆犯的成立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間接故意;單獨教唆犯的成立一般只能是直接故意,即行為人持間接故意唆使他人犯罪而他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時,行為人不成立教唆犯。
綜上所述,要構成教唆自殺的要件是要分主觀上和客觀上的,主觀上要具有殺人故意,客觀上有教唆行為才能構成教唆自殺,按照故意殺人罪處置。特別是對于青少年兒童的教唆自殺是比較嚴重的,從輕論處也是不可以的。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于教唆自殺的相關知識,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先履行抗辯權
2020-12-24合同沒有約定違約金如何處理?
2020-11-18租房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30企業律師是專職律師嗎
2021-02-11商標搶注合法嗎
2021-03-05對身份不明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期限是多久,如何處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在實踐中的問題
2021-03-08黑社會性質有組織犯罪的構成要件
2021-02-25生產費和撫養費如何算
2020-12-25網購后,買賣雙方發生糾紛,應在哪方的法院提起訴訟
2021-02-07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21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