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輕微傷不賠償有什么法律后果
輕微傷屬于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認為是犯罪的情形,這是法定不起訴的情形,也就是說肯定不會被判刑。但有可能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如果不賠償的話,會被行政拘留或者罰款。
行政處罰程序
1、調查取證
《行政處罰法》36、37條規定:行政機關發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的,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必要時,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進行檢查。行政機關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應當如實回答詢問,并協助調查或者檢查,不得阻撓。詢問或者檢查應當制作筆錄。行政機關在收集證據時,可以采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先行登記保存,并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2、告知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和有關權利
《行政處罰法》32、41條規定: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向當事人告知給予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或者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當事人放棄陳述或者申辯權利的除外。
3、聽取陳述、申辯或者舉行聽證
《行政處罰法》32、41、42條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如果當時人要求舉行聽證,并且確實符合聽證條件的,行政機關應當舉行聽證會。
4、處罰決定
根據《行政處罰法》38、39、40條規定,經過上述三個程序后,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如下決定:
(一)確有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二)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
(三)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四)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合并審理條件是怎樣的
2021-01-25保險公司法律顧問費
2021-02-19假釋期間什么情況會被收監
2020-12-28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是多久
2021-01-09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配呢
2021-01-23別墅可以贈與他人嗎,如何贈與他人
2021-02-26上下班工傷認定標準
2020-11-21想離婚怎么進行外遇取證
2021-01-16房地產開發中行政規劃的風險應當由誰承擔
2020-12-11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企業固定資產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自然災害車受損強保會賠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