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對于非法傳播他人謠言的行為,一般會有三方面的責任,而具體說到處罰的話則主要是兩種方式,即,一個是在行政責任上面的處罰,一般是進行拘留,然后罰款。二個就是在刑事責任上面的處罰,構成犯罪之后通常是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或者是拘役以及管制。
(1)首先第一個就是在民事責任上面的責任。
如果當事人非法傳播謠言,并且通過非法傳播的謠言使得其他人的個人名譽權或者是相關法人的商譽收到了嚴重的損害,那么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當中的相關法律規定,非法傳播謠言的當事人要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主要是包括:當事人要立刻停止謠言的傳播,防止再次對受害人造成侵犯;非法傳播謠言的當事人要對受害人的名譽進行恢復;非法傳播謠言的當事人要對自己傳播謠言所造成的所有后果進行消除影響;非法傳播謠言的當事人要對受害人進行賠禮道歉;如果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后果,非法傳播謠言的當事人要對受害人進行相關的經濟損失的賠償。
(2)第二個就是在行政責任上面的相關處罰。
如果當事人非法傳播謠言,或者是當事人向有關的執法機構謊報險情、謊報疫情、沒有發生犯罪活動的情況下,無故撥打110等報警電話,謊報警情以及通過其他的方法導致了社會的公共秩序被擾亂,或者是當事人對他人在公共的場合里面進行侮辱以及在公共場合里面捏造不真實的事實而誹謗其他人,在沒有構成犯罪的情況之下,根據我國的《治安管理處罰法》,要對相關的當事人進行拘留或者罰款等行政處罰。
在我國的治安管理處理法中有具體的相關規定指出:如果行為人有做出以下這些行為的其中一種的話,就會依法被判處拘留五日到十日,還可以并行處罰罰款500元以下,如果是情節不是特別嚴重的情況,當事人會被處罰,拘留五日以下或者罰款500元以下。第一種行為就是當事人非法散播謠言,或者是當事人向有關的執法機構謊報險情、謊報疫情、沒有發生犯罪活動的情況下,無故撥打110等報警電話,謊報警情以及通過其他的方法導致了社會的公共秩序被擾亂;第二種行為就是通過使用虛假的有害物質而造成社會混亂的,比如說當事人假裝投放爆炸物、假裝投放有毒物體、假裝投放有放射性傷害的物體、假裝投放具有腐蝕性的物質等等,并且最終導致社會的公共秩序混亂的;第三種行為就是對外宣稱自己要進行放火或者是投放爆炸物以及投放其他危險物品的,并且使得社會的公共秩序變得混亂的情況。
所以總結來說,如果當事人非法傳播謠言,那么相應的執法機關就可以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相關規定對當事人作出相關的處罰。
(3)第三個就是在刑事責任上面的相關處罰。
如果當事人非法傳播謠言,并且最終導致嚴重的后果,構成了犯罪的情況下,依據我國的刑法中的法律規定,當事人要接受相應的刑事責任。
在我國的刑法當中有具體的規定提到,如果當事人通過非法傳播謠言,最終導致了社會秩序被嚴重擾亂的情況下,當事人會依照法律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下或者是拘役以及管制的處罰。如果造成的后果特別嚴重,那么當事人可能還會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到七年。
網絡傳播謠言處罰標準是什么
發布傳播謠言罰款規定是什么?
是不是轉發網絡謠言500次就會成為共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三級怎么算
2021-01-08二手房交易哪些情況可追究中介責任
2021-03-06環境污染案例判緩依據是什么
2020-11-30高危作業中經營者減輕責任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12企業開除員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路邊停車方向不一樣會違章嗎
2020-12-14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離崗多久才能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7家庭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0-12-22學校是否有權強制學生上晚自習
2020-12-29業主實現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在什么情況下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0-12-10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快速理賠時間的規定是有哪些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