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三萬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二)將違法所得用于行賄的;
(三)通過行賄謀取職務提拔、調整的;
(四)向負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實施非法活動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員行賄,影響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
二、行賄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刑法》第三百九十條的規定,對于行賄罪的量刑標準如下:
1、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2、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3、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三、行賄罪不認罪可以定罪嗎?
可以的,只有證據就可以定罪。
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行賄罪或其他刑事犯罪的立案標準都在國家法律制度中規定的非常清楚,一般行賄不構成犯罪的話也不會去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但假如說職務提拔是通過行賄獲得的,那在不構成犯罪的基礎上,肯定也會對當事人進行行政處分的。
個人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個人行賄罪怎么量刑處罰?
行賄罪判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預防性侵權請求權是什么
2021-02-17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如何收養非婚生子女
2021-01-20夫妻房屋贈與有效嗎
2021-03-12沒撫養過的養母能否主張贍養費
2020-12-20一方存折寫父母的名字,離婚怎么證明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3-08兒子沒能力贍養老人怎么辦
2021-01-15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繳納住房公積金是不是單位的職責
2020-12-19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