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傷害和尋釁滋事有一點比較相同的就是當事人都是故意去做這些事情的,但是刑法當中對這兩個不同的罪名卻有著非常明確的法條來進行了區分,所以故意傷害和尋釁滋事兩者并不沖突,法庭一般會通過具體情節的認定來辨別相關罪名。可是有很多普通公民都比較好奇的一個問題是,在我國故意傷害和尋釁滋事哪個嚴重一些?
一、在我國故意傷害和尋釁滋事哪個嚴重一些?
《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條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哄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
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依照上述規定,起點刑處罰那就是尋釁滋事比較嚴重;如果最高刑處罰那是故意傷害罪比較嚴重。
二、兩者的區別是什么?
1、犯罪主體:兩罪的主體范圍不同
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故意傷害罪的主體范圍較為特殊,包括十四周歲至十六周歲和十六周歲以上的兩類,前者主要為重傷承擔刑事責任,而后者則包括對輕傷和重傷都承擔刑事責任。而尋釁滋事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
2、主觀方面:兩罪的故意內容不同
故意傷害罪在主觀上有使他人身體健康受到損害的故意。尋釁滋事罪的故意則要求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破壞社會秩序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促使這種結果發生,其動機就是為了滿足耍威風、取樂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以達到滿足精神空虛的犯罪目的,故意傷害罪則無此動機和目的。
從犯罪行為方面看,尋釁滋事罪的起因通常是“無事生非”和隨意毆打他人,表現為無端生事和小題大做等行為,而故意傷害罪的起因則“事出有因”。
3、客觀行為方面 :兩罪所侵害的對象不同
故意傷害罪所侵害的對象往往比較明確和特定的,一般是認識的或有過節的人,且在傷害行為實施之前往往有一個準備過程,行為人與被害人有一定的接觸或者交往,而且糾紛往往在傷害發生之前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導致矛盾激化,進而產生了行為人挑起事端,傷害對方,報復對方;而尋釁滋事罪侵害的對象比較隨意、不特定的,可以是熟人,也可以是陌生人,只是自己看不慣就惹是生非,尋求精神上的刺激來滿足自己非正常的心理,在行為發生時大多是臨時起意的,對認識或素不相識的人無理無故進行毆打,是一種想打就打的流氓作風。
4、客體方面:兩罪所侵害的客體不同
故意傷害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利,侵害的客體比較單一。而尋釁滋事罪侵害的客體相對比較復雜,既侵害了社會公共秩序,即人們遵守共同生活規則所形成的秩序,包括公共場所秩序與非公共場所人們遵守共同生活規則所形成的秩序,有可能還侵害他人的身體健康權。
我們在生活當中應該拿那些具有正能量價值觀的事情來相比,而不能用這種負能量滿滿的事情來相比它的嚴重性,如果非要有一個結果的話,那么我國對于故意傷害罪的量刑有死刑,但是尋釁滋事罪最多也就是五年的有期徒刑。
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界定
故意傷害罪致人輕傷的量刑處罰
故意傷害輕傷量刑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人能否選擇按份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中一人起訴
2021-01-11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再保險合同的分類具體有哪些呢
2021-03-22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變額年金 VariableAnnuity
2021-03-07買的二手房拆遷了怎么補償
2021-02-01公租房拆遷補償不滿意應該怎么維權
2021-03-17博羅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3公房拆遷款能算作遺產嗎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