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行為不屬于盜竊罪
對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為的、因受災生活困難偶爾偷竊財物的、或者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分贓甚微的,可不作盜竊罪處理,必要時,可由主管機關予以適當處罰。把偷竊自己家屬或近親屬財物的行為與社會上的盜竊犯罪行為加以區別。《解釋》規定,對此類案件,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在處理時也應同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別。根據《解釋》的規定,盜竊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數額較大”的起點,但情節輕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為犯罪處。
1、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全部退贓、退賠的。
3、主動投案的。
4、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者獲贓較少的。
5、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二、親屬盜竊怎么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竊自己家里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在處理時也應同在社會上作案有所區別。”如何理解“確有必要”追究刑事責任?要從盜竊數額、盜竊次數、主觀惡性以及親屬的態度等方面綜合分析判斷。其中,家庭成員或親屬的態度是決定是否追究刑事責任,應當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家庭成員及親屬間盜竊雖然達到了普通盜竊數額較大或巨大的規定標準,但沒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一般可不作為犯罪處理。“確有必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必須是盜竊數額較大或巨大,同時又具有其他嚴重情節,引起家庭成員和親屬憤慨,要求追究刑事責任的。
如多次盜竊家庭親屬財產,經教育不改,引起家庭成員和親屬不安的;盜竊無生活來源的親屬財產,造成其生活困難,或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盜竊數額特別巨大,揮霍浪費,無法追回,給家庭成員和親屬造成重大損失的;盜竊主觀惡性深,多次在社會上盜竊,因種種原因限制而盜竊數額不大,而又轉為盜竊家庭親屬財產的;因盜竊造成家庭成員和親屬關系劣變和其他嚴重后果的等等。
綜合上面的介紹,一些人可能會盜竊親屬的財物,盜竊親屬財物是否構成犯罪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盜竊親屬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別人誣陷怎么打官司
2020-12-29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保險理賠員駕車撞事主 車主趴車頭被甩開
2020-12-12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公告內容要核準嗎
2020-11-10保險條款解讀-車險
2021-02-23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點
2021-01-16理財專家支招"低息時代" 五種渠道"規避"利息稅
2020-12-10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讓合法嗎
2021-01-16土地出讓金計算方法及其概念是什么
2020-12-01房屋拆遷時住改非怎么定義
2021-03-23拆遷補償簽了字有效嗎
2021-01-05拆遷補償規則是否完全“政策”說了算
2020-12-102020年舊城改造有哪些優惠政策,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25房屋拆遷的航拍圖到哪里可以查看
2021-02-03企業拆遷補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0-11-21辦理農村危房改造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2同居期間拆遷安置房產,兩人分手時該如何分割
2020-12-10房子拆遷補償的費用應該給誰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