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賄罪的構成要件一、概念
受賄罪(刑法第385條),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并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
二、犯罪構成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其中,次要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主要客體是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正常管理活動。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財物。但不應狹隘地理解為現金、具體物品,而應看其是否含有財產或其他利益成分。這種利益既可以當即實現,也可以在將來實現。因此,作為受賄罪犯罪對象的財物,必須是具有物質性利益的,并以客觀形態存在的一切財物。包括:貨幣、有價證券、商品等,另外,對受賄人而言,其所追逐的利益的著眼點,既可以是該財物的價值,也可以是該財物的使用價值。所以,受賄罪中的賄賂:財物,從一定意義上說,屬于商品范疇。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具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財物,或者收受他人財物并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
利用職務之便是受賄罪客觀方面的一個重要構成要件,利用職務之便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職權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依法作出一定行為的資格,是權力的特殊表現形式。具體是指利用本人職務范圍內的權力,也即利用本人在職務上直接處理某項事務的權利。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取利益而收受他人財物,是典型的受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大量受賄罪是利用職權的便利條件構成的。例如,負責掌管物資調撥、分配、銷售、采購的人,利用其調撥權、分配權、銷售采購權,滿足行賄人的愿望,而收受財物。
(2)利用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利用與職務有關的便利,即不是直接利用職權,而是利用本人的職權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而本人從中向請托人索取或存非法收受財物的行為。實踐中,利用第三者職務上的便利,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一是親屬關系,二是私人關系,三是職務關系。至于前兩種情況,利用的主要是血緣與感情的關系,與本人職務無關。對于單純利用親友關系,為請托人辦事,從中收受財物的,不應以受賄論處。在第三種情況下,則與本人職務有一定關聯。受賄人利用第三者的職務之便受賄,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其一,利用第三者的職務之便,必須以自已的職務為基礎或者利用了與本人職務活動有緊密聯系的身份便利。其二,是受賄人從中周旋使他人獲得利益。根據司法實踐,利用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一般發生在職務上存在制約或者相互影響關系的場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買使用盜版產品算侵權嗎
2021-01-14對錯判的反映和申訴的處理
2021-01-01擅自改變字號名稱如何處罰
2020-12-06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責任怎么辦
2020-12-22政府出讓土地要交印花稅嗎
2021-01-09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什么是贍養費?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4如何通過支付令追債
2021-02-03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代位繼承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7夫妻關系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2無償合同中止履行需要通知嗎
2021-01-13勞動關系確認
2021-03-09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保險合同本人抄約部分不是本人抄的,字是自己簽的,可以投訴嗎
2020-11-10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