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價證券詐騙罪是什么意思
根據《刑法》第197條規定有價證券詐騙罪,是指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行為。有價證券詐騙罪只包含,使用變造、偽造的國庫券和國家發行的有價證券。
構成要件如下:
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雙重客體,既侵犯了他人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國家有價證券管理制度。犯罪對象是國庫券或其他國家發行的有價證券。
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行為。
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單位亦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
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且須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如果行為人出于過失而使用有價證券,如不知是偽造、變造有價證券而使用的不構成犯罪。
二、有價證券詐騙罪中的有價證券包括什么
所謂有價證券,是指以票面貨幣價值表示的財產權利憑證,并被作為替代貨幣使用的信用工具或代表持有者資本所有權和資本收益要求權,在特定范圍和條件下,進行支付、匯兌、信貸、清算等融資活動的憑證。
與有價證券詐騙罪有關的有價證券是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亦即公債券。公債券由國家發行,由國庫(國家財政)作為還款保證,它對國家金融市場的穩定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國庫券是指為解決急需預算支出而由財政部發行的一種國家債券。其以面值發行,過一段時間后可以依法轉讓,到期則由國家還本付息;
(二)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是指國家發行的除國庫券之外的載明一定財產權利的有價證券,如保值公債、國家重點建設債券財政債券等,但不包括非國家發行的本票、匯票、支票、存單、委托付款憑證、股票、公司或企業債券等有價證券。
有價證券詐騙罪中的有價證券必須以財產權利為內容、表明一定的財產價值。必須以一定的票面貨幣價值加以表示。某些證券雖然是以財產權利為內容的,但其本身未以票面價值加以表示,如物品寄存憑證、運輸部門的行李托運單和提單等,都不是有價證券。
有價證券詐騙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構成有價證券詐騙罪的條件有哪些
有價證券詐騙罪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南海法院處理勞動糾紛要多久
2021-02-17法官對于不能在審限內結案的案件如何處理
2021-03-13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
2021-03-02高空拋物砸車物業承擔責任嗎
2020-12-31著作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06房子抵押后還能買賣嗎
2021-02-15繼承法關于遺贈手續多久失效
2021-03-04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合同不能履行可否因為疫情免責
2021-03-06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農村房產證確權該如何
2021-01-24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嗎
2021-02-10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汽車保險不理賠的情況及解決辦法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