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中教唆罪的概念是什么?
教唆罪,是指以勸說、利誘、授意、慫恿、收買、威脅等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來沒有犯罪意圖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圖實施犯罪,教唆人,即構成教唆犯罪。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親自實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實施自己的犯罪意圖。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關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對象應當是具有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責任能力的人,教唆不滿十四周歲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構成共犯關系,只對教唆人單獨定罪量刑。
二、教唆犯的具體判決
對于教唆犯的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的規定,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教唆他人犯罪,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所謂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指教唆行為在共同犯罪中所占的地位和它的實際危害,即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對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實施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處罰上也應有所不同,對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應按照刑法關于主犯的處罰規定處罰。
2、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重處罰。這主要是因為未成年人的發育不夠成熟,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易受壞人教唆而陷入犯罪的歧途,所以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犯罪行為,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為了保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打擊壞人對他們的腐蝕,法律作了特別規定。
3、如果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所謂“被教唆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教唆犯的教唆沒有起到使被教唆人產生犯罪意圖,實施犯罪的作用,被教唆人既沒有實施教唆犯教唆的犯罪,也沒有實施其他犯罪,其教唆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實際危害結果。二是被教唆人沒有犯所教唆的罪,而犯了其他罪。不論哪一種情況,都是教唆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由于被教唆人沒有實施所教唆的罪,教唆犯的教唆行為尚未造成實際的危害結果,或者雖造成危害結果,但與其教唆行為沒有因果關系,因而對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
其實,輕而易舉的就在他人的教唆下去實施犯罪的這些人還是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的,就算是當時受到了他人的威脅,沒有其他可以選擇的余地了,可是在這一過程中也應該保持理智的心態學會向國家有關部門求救,而不是讓有些心術不正的人拿自己當槍口,并且,我們都要知道,教唆別人犯罪,自己也是要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教唆犯處罰原則是什么 教唆犯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教唆犯的成立條件有哪些
販毒拘留一般是多少天 教唆未成年人販毒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權轉移要注意什么
2021-03-01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行政處罰告知行為是否可訴
2021-01-22夫妻財產約定效力的相關規定
2021-02-10贈與的房產可以賣嗎
2021-01-22指定管轄的特殊原因是何種情況
2020-12-02擔保合同需要債務人知道嗎
2021-03-04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集體林地承包有關政策有哪些
2021-02-26國有土地出讓必須凈地嗎
2021-02-14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呢
2021-02-15土地轉讓合同書一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