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權具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別,廣義上來講指公民具有自由言論的權利,狹義上來說沉默權在國際法中是人權中的一項權利。我國刑法雖然有不得以暴力言行逼供嫌疑犯承認罪行的明確規定,但是尚且還沒有規定嫌疑犯具有沉默權,即對罪行拒絕陳述的權利。那么什么是沉默權?我國引入沉默權的必要性是什么?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對這個問題詳細討論一下。
一、什么是沉默權?
沉默權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警察訊問或出庭受審時,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權利。在西方各國的刑事訴訟中,大都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權,并且被認為是受刑事追訴者用以自衛的最重要的一項訴訟權利。
二、我國引入沉默權的必要性是什么?
確立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沉默權已是大勢所趨,是現代法治社會的基本原則之一,是保障人權的重要體現,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沉默權的確立,對完善我國刑事訴訟制度有著深遠的重大意義,它必將給我國的刑事訴訟制度帶來深刻的變化,必將使我國的刑事訴訟程序步入更加民主化、科學化的軌道。
其一,我國已簽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在履行公約義務的范圍內,我國應承擔相應的責任。一旦條件成熟,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批準該公約。公約第14條第三項庚目有關沉默權的內容,應為我們所接受。
其二,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明確寫入“國家尊重和保護人權”,表明我國全面推進人權事業和保護公民權利的決心和信心。引入沉默權制度,切實保護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是我國司法文明進步的必然要求。
其三,引入沉默權制度有助于促進和保障司法公正,完善刑事訴訟的結構與功能,加強控辯雙方的激烈對抗,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現代刑事訴訟實行控、辯、審分離模式,控、辯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法官居中裁判。只有控、辯雙方力量大致均衡,才能查明案件事實,實現裁判公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處于被追訴的地位,人身自由受到嚴格限制,與國家公訴機關相比,力量懸殊。面對控方的攻擊指控,辯方只有通過行使沉默權以彌補防御力量的不足。
綜上沉默權是現代法治社會所必須具備的權利內容之一,確立沉默權是法制建設的歷史趨向。沉默權的引入對于我國司法體系的完善、人民人身權益的保障都是有益處的。以上“我國引入沉默權的必要性是什么?”問題的相關解答小編就先介紹到這里,大家的其它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
201 年最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2020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公司清算時怎么保護債權人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不良資產如何核銷
2021-01-11對公承諾股東承擔法律責任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0-12-26房屋私下協議書起法律效力嗎
2021-01-30勞動爭議管轄范圍
2021-02-13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二審先予執行費用
2020-12-27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無權代理合同的撤銷權
2021-02-17一歲寶寶在商場受傷以后責任歸誰
2020-12-10學生被拐賣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7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離職補償金沒給怎么辦
2020-12-27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購買定期壽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05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21-03-26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則有什么
2020-12-04分清一般代理和全權代理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