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犯罪主體
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依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
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與單位
自然主體
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某些犯罪除了要求行為人具有這兩個條件外,還必須具有特殊身份。
年齡
行為人應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的年齡。據(jù)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狀況、文化教育發(fā)展水平、智力發(fā)展程度將刑事責任年齡劃分為三個階段:
1、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負刑事責任,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這是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即處于這一年齡段的人只對部分嚴重犯罪負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無論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75周歲以上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不滿16周歲,而不予處罰的,責令其家長或監(jiān)護人加以管教,必要時可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以上規(guī)定體現(xiàn)對青少年犯罪是以教育為主的精神。
單位主體
單位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單位這個概念比法人更為廣泛,除法人以外還包括非法人團體。雖然單位一詞在以往我國社會生活中曾經(jīng)被廣泛使用,甚至是一個使用率極高的用語,但嚴格地說它不是一個法律用語。也就是說,單位一詞并無確切的法律涵義。根據(jù)刑法第30條之規(guī)定,單位犯罪這一概念中的單位,是指公司、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這也就是單位犯罪的主體。
因此,從上文的介紹中可以看出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與單位,我國相關的法律也是有這方面的明確規(guī)定。在實際中,如果遇到有犯罪分子要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疑惑,我們有專業(yè)刑事辯護律師為您服務。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jiān)獄服刑人員服刑多久可以申請減刑
2020-12-21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贈予贍養(yǎng)協(xié)議怎么寫
2021-02-26交通肇事與交通肇事罪有什么區(qū)別
2020-11-20房產(chǎn)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xù)
2021-01-16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找房屋中介要注意什么
2021-01-17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購買人壽保險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07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交保險存錢寬限期限是多久
2021-02-13養(yǎng)老保險辦理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3-22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