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征地涉及到征地的批準與實施程序、征地補償費項目、征地補償數額的標準、補償費用的管理與歸屬、征地補償的糾紛以及糾紛的解決方式等等。國家縣城征地補償法律法規(guī)關于征地補償的規(guī)定具體是怎么樣的?請往下看。
一、征地的含義
征地,是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簡稱。國家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強制征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并根據補償標準一次性給予被征地者一定的貨幣補償。土地被征收后,其所有權屬于國家,不再屬于農民集體。
二、征地的程序
征地的程序分前后銜接的兩大塊,即征地的批準程序和征地的實施程序。
(一)征地的批準程序(以大型建設項目為例)
1、建設項目依法經國務院或省政府批準。
2、建設單位向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
3、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審查后擬訂征收土地等方案。
4、經市、縣政府同意后逐級上報。
5、征收土地等方案依法由國務院或者省政府批準。
(二)征地的實施程序
1、發(fā)布征地公告
(1)發(fā)布機關:市縣政府。
(2)發(fā)布范圍: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xiāng)(鎮(zhèn))、村。
(3)公告內容: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收土地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yè)人員安置辦法、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
(4)發(fā)布后果:公告發(fā)布后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或搶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補償范圍。
2、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1)登記機關:征地公告指定的政府地政部門。
(2)登記申請人: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
(3)登記期限:征地公告規(guī)定的期限。
(4)登記所需材料:土地權屬證書證書、地上附著物產權證明等文件。
(5)不辦理登記的后果:列入補償范圍。
3、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1)擬訂機關: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會同有關單位。
(2)擬訂根據:土地登記資料、現(xiàn)場勘測結結果、經核對的征地補償登記情況、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征地補償標準。
(3)方案內容: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附著物補償費等事項。
(4)方案公告: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xiāng)(鎮(zhèn))、村公告方案,聽取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5)報批:由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報市、縣政府批準。
4、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確定和批準機關:市、縣政府(并報省政府地政部門備案)。
5、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1)組織實施機關:縣級以上政府地政部門。
(2)費用支付:在方案之日起3個月內俠客支付給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未按規(guī)定支付費用的,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有權拒交土地。
6、土地交付
被征地單位和個人應當按規(guī)定的期限交付土地。
三、征地補償費用項目
1、土地補償費
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征收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收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附著物補償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其它設施,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4、安置補助費
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
四、征地補償標準數額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guī)定。
2、土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tǒng)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tǒng)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guī)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但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
五、補償費用的管理、歸屬
(一)各項補償費用由被征地單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處理:
1、土地補償費、依法應支付給集體的安置補助費、集體所在的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由被征地單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補償費和附著物補償費歸青苗和附著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補助費的歸屬、使用:
(1)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其管理和使用。
(2)由其他單位安置的,支付給安置單位。
(3)不需要統(tǒng)一安置的,發(fā)放給安置人員個人或經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二)集體所有的補償費用的使用收益分配辦法:
1、在當地金融機構設立專戶存放。
2、使用情況公開,接受村民監(jiān)督。
3、分配辦法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過半數通過,報鄉(xiāng)政府備案。
六、征地補償糾紛及解決方式
1、補償標準爭議
先由縣級以上政府協(xié)調,協(xié)調不成的,由批準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
2、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其性質為民事糾紛,當事人為村委會或農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3、征地信息公開糾紛
屬于行政爭議,當事人可以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方式解決。
國家征地需要按照法律程序進行,具體包括批準程序和實施程序;征地補償項目包括土地、青苗、附著物補償費以及安置補助費;補償的標準、補償費用的歸屬以及由此引發(fā)的一些糾紛和解決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應依規(guī)辦事。
征地補償維權方式有哪些
征地補償費計算方式
征地補償費發(fā)放時間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療事故等級賠償標準
2021-01-12產假188天怎么計算
2020-12-22請律師到看守所多少錢
2020-12-19超過訴訟時效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08公司重組收購在哪里備案
2020-12-21申請老字號有哪些要求呢
2020-12-26合同甲方乙方如何確定
2020-12-30異地案可以移交本地嗎
2021-01-15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法律對保險合同的主體資格的要求有哪些
2020-12-17撞傷行人駛離現(xiàn)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有責
2021-03-05購買財產保險后要注意什么
2021-02-24保險原則具體包括哪些
2021-02-08一個自然人也可設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
2021-03-25如何確定土地流轉之前的土地經營權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