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關系的補償標準
按實際情況,對于補償標準,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另外,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經濟補償的問題發生爭議的,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相關法律規定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介紹的關于“解除勞動關系的補償標準是什么”的相關知識。希望通過上面的內容您能對解除勞動關系的補償標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能爭取到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局能介入征地折遷嗎
2020-11-17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公司破產員工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5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
2020-12-22不安抗辯權什么時候行使
2021-01-16離婚時的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26連帶責任征信多久能消除
2020-12-31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意外保險屬于遺產嗎
2020-11-15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我國巨災保險立法模式探討
2021-01-26告知
2021-02-11拆遷不簽字會強制執行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