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該規(guī)定,凡是在犯罪以后同時具備了:
(一)自動投案;
(二)如實交待所犯罪行,都應該認定自首成立,依法予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于處罰。
該條規(guī)定,使用于現(xiàn)有的犯罪人,本無例外。但在司法實踐中,對交通肇事案件的犯罪人在犯罪后的行為符合上述條件時,應否認定自首及怎樣認定自首,卻有不同的認識,由此導致了在案件處理結案上的差異。
一種觀念認為:在交通肇事案件中,肇事者在事發(fā)后主動報告公安機關,是其法定義務的義務。國務院頒發(fā)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七條規(guī)定,發(fā)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必須報告公安機關或執(zhí)勤的交通警察,聽候處理。鑒于法規(guī)對其具有特定身份的交通肇事者賦予了強制性告知義務,因此即使肇事者在事故發(fā)生后沒有逃逸,主動向公案機關報案或者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也不能認定為自首,只能視為肇事者履行了告知義務,在處罰時可作為認罪態(tài)度較好的情節(jié)予以考慮,給予從輕處罰。
第二種觀點認為:對交通肇事犯罪案中的自首問題,應根據(jù)不同的情況確定為自首。對肇事者事發(fā)后沒有逃逸主動向公安機關報告的,如上述第一種觀點所說,不應認定為自首,但在處理時應酌情從輕;對肇事后逃逸,在公安機關偵查階段自動到公安機關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則應視為自首。對后者,《刑法》第六十七條雖規(guī)定對其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但在量刑的掌握上,從輕或減輕的幅度應比前者小。
第三種觀點認為:交通肇事犯罪案件中,肇事者在事發(fā)后沒有逃逸,保護現(xiàn)場,搶救傷者和財產(chǎn),主動向公案機關報案或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應依法認定為自首;肇事者逃逸后在公案機關,偵查期限間,又主動到公案機關報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依法也應認定為自首。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上述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wǎng)站為您提供專業(yè)的律師咨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wǎng)咨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購企業(yè)流程是什么
2021-03-24被擔保合同是什么
2020-11-17什么是商業(yè)匯票轉貼現(xiàn)?
2020-12-10民法典如何規(guī)定父母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
2021-02-19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已懷孕的女職工,自行離開有毒工作崗位被解聘,怎么辦?
2020-11-11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產(chǎn)品責任險條款(國內(nèi))
2020-11-20保險合同如何生效
2021-01-21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jīng)紀嗎
2021-03-0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沒有上崗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2-02“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各家保險公司2000年的三大事件
2021-02-18承包林地需要辦理什么證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