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駕駛員死亡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來計算。死亡賠償金是結合受害人的身份來確定,賠償標準訂了二等,第一等;城市居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賠償;第二等,農村居民,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來計算。普遍的以戶籍為準,城鎮戶籍的,死亡賠償金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農村戶籍的,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在同一個事件中受害,用不同的標準來賠償,應該說有問題,但這是規定。
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確定的死亡賠償采取的是“繼承喪失說”理論,確認死亡賠償金是對未來收入的減少的補償,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農村戶籍人員在城鎮就業或者安家、定居的情況及其普遍,這部分農村戶籍人員的收入、生活支出與城鎮戶籍的人并無什么不同,因此以死者經常居住地作為適用城鎮標準或農村標準的條件更公平、更切合實際,也更符合立法原意。
二、死亡賠償金的性質
傳統上有“撫養喪失說”和“繼承喪失說”兩種理論。“撫養喪失說”認為,因受害人死亡,受害人生前扶養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因此喪失了生活資源的供給來源,受有財產損害,侵權責任人應當對該項損害予以賠償。但在很多情況下,受害人并沒有需要撫養的近親屬,為平衡利益,法律規定對受害人近親屬因受害人死亡反射性精神利益損害,侵權責任人亦應當賠償。我國的《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公布施行的《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基本上采納了這一理論,將死亡賠償金定性為精神損失。“繼承喪失說”認為,侵害他人生命致人死亡,不僅生命利益本身受侵害,而且造成受害人余命年歲內的收入“逸失”,也就是給與受害人共同生活的家庭共同體造成了應得財產的損失。因此,死亡賠償金應當是一種物質損失。我國《國家賠償法》所確定的賠償的原則為受害人的物質損害的范圍,其將死亡賠償金也列入賠償的范圍之列,也就是確定了死亡賠償金的財產性質地位。車禍賠償標準是事故責任人支付給交通事故死亡當事人的法定繼承人或其他享有繼承權的人定額化的死亡賠償金。
隨著我國公民購買車輛的數量不斷的提高,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也在呈現遞增的趨勢,那么一旦發生了交通事故,也是有可能會造成公民出現受傷或者死亡的情況,在發生了交通事故后,事故的責任方也是需要按照實際情況以及造成的實際損失來確定賠償項目和賠償金額。
交通事故死亡要賠償哪些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需要坐牢嗎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可以作為遺產繼承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 工傷保險條例》里關于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1-27男子黑診所輸液后死亡,非法行醫鬧出人命怎么量刑
2021-02-21童工多少歲起算作童工
2020-12-08不立案就沒有回執嗎
2021-01-20申請共同保證人為第三人是什么意思
2021-02-01法定代表人與公司連帶責任要件
2020-12-08如何討回回購房定金
2020-12-05轉繼承適用的范圍是什么
2021-02-09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別人能拿自己的房產證去抵押嗎
2021-02-19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哺乳期可以調崗嗎
2020-11-21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化名保單有沒有效
2021-01-12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