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絡詐騙,電信詐騙等新型詐騙方式的出現,給人們的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不少人上網的時候都遭遇過詐騙,被騙的金額有多有少。法律意識較強的人,會選擇到派出所報警,公安機關根據金額來決定是否立案受理。那么網絡詐騙150元可以立案嗎?下面我們一起聽聽小編的看法。
一、網絡詐騙150元可以立案嗎?
網絡詐騙150元達不到詐騙罪的立案標準,詐騙不超過2000元,不夠立案條件。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 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二、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如何防范網絡詐騙?
1、給自己的電腦和手機安裝殺毒軟件,定期殺毒應該成為一種習慣;
2、進行網銀、支付寶操作時,要確保使用安全的瀏覽器和登錄正確的網址;
3、在網上購物,要選擇正規、大型電商。設置復雜支付密碼,并定期更換,最好選擇“密碼+校驗碼”雙重驗證;
4、在網站注冊賬號時,只填帶*號的必填項,盡量提供最少的信息;
5、不隨意打開陌生郵件,尤其是帶附件的郵件或者聲稱中大獎的郵件;
6、盡量別“蹭網”,公共場所的未知WiFi一定不要鏈接;
7、如今在微信上測性格、運勢等鏈接泛濫。這些鏈接通常會要求你提供姓名、年齡等基本信息,后臺還會直接獲取你的手機號碼等信息;
8、不要把個人敏感照片、數據上傳到云端;
9、盡可能不要再網站上以全部明文方式公開自己的姓名、電話號碼和家庭住址等信息。比如,可以寫裴先生,但盡量不要寫裴智勇。再有,像現在的很多租房網站,都會對用戶聯系信息隱藏幾位。這種放肆就相對安全的多,起碼不至于讓人隨便一搜索就搜到;
10、用戶如果發現個人信息出現泄漏,希望能夠刪除相關信息的時候,除了在原網站上要求刪除外,還可以通過搜索引擎來查閱自己的信息還在哪些地方存在(不一定是快照,也可能是其他網站)。這樣一來,就相對安全多了。
按照法律規定,詐騙罪的立案標準在兩千元以上,網絡詐騙金額低于這個標準,公安機構是不會受理的。因此,網絡詐騙150元可以立案的說法明顯是錯誤的。大家在上網的時候,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對于陌生網頁和鏈接,不要打開。如果被騙金額較大,應當立即報警,并保留證據。
?詐騙罪的相關法律有哪些?
?詐騙罪量刑司法解釋
?網絡詐騙罪判幾年,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樣的無證房在拆遷中有補償
2021-01-24拆遷不簽字怎么進行行政訴訟
2021-02-22訴訟費是破產債權嗎
2021-02-28老師打學生致殘學校是否要承擔責任
2021-03-10公司增資跟股權轉讓能同時進行嗎
2021-03-21保證金質押是否可以指示交付
2020-11-09仲裁員在仲裁過程中應該做什么
2021-03-10物業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06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勞動合同、勞務合同和聘用協議書的區別
2021-01-10勞務派遣工是否可以帶薪休假
2020-12-26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