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財產損失的賠償
直接財產損失的賠償,是指因交通事故而導致車輛、物品及其有關設施損壞,應當修復而不能修復,以及牲畜因傷失去使用價值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的責任人應當對上述直接的財產損失進行賠償。對此應作如下理解:
1、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損失還應包括現場搶救(險)、人身傷亡善后處理的費用,但不包括停工、停產、停業所造成的財產間接損失。
2、設施是指道路安全設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設施,如電力、水利設施、房屋、樹木花卉等。
3、修復以就地修復為主,盡量恢復原來狀態,即在功能上、形態上、價值上沒有太大變化。
4、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沒有修復的可能,需要折價賠償。折價時應計算出原物的價值,根據原物的新舊市場價以及殘存價值等因素進行折價賠償。
5、牲畜受傷但沒有失去使用價值的,應以就地治療為主;因傷失去使用價值或者死亡的,經有關部門評估鑒定,折價賠償。
6、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用種類、質量相同或相近的實物進行賠償。
7、直接財產損失賠償費的計算。在交通事故中,對于所受的財產損失,如果能夠恢復原狀的,應當恢復原狀,對于不能恢復原狀的,應當折價賠償,賠償數額應當以所受的直接實際損失為限,具體分為以下兩種情況:第一,局部損失可以恢復的,應當賠償修復費用及車輛、物品因局部損失而導致的貶值;第二,對已無法修復的車輛、物品應賠償其實際價值與殘余價值之間的差額部分,牲畜因傷失去使用價值或者死亡的,應當折價賠償。
(二)間接財產損失的賠償
間接財產損失是因交通事故而損失的可期待利益,它不是受害者現有財產的減少或者損毀,而是如果不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必然會獲得的利益。對于交通事故造成的間接財產損失是否賠償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在1999年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是否包括被損車輛停運損失問題的批復》中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并應當賠償損失。”因此,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損車輛正用于貨物運輸或者旅客運輸經營活動,要求賠償被損車輛修復期間的停運損失的,交通事故責任者應當予以賠償。根據這個答復,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中的財產損失,可以包括事故的間接損失,但這一間接損失僅限于“要求賠償被損車輛修復期間的停運損失”。但我們認為間接財產損失應當擴大解釋為因交通事故而損失的可期待利益。間接財產損失不是現實財產的減損,因此一般根據在通常情況下可能獲得的利益大小來確定其可能受到的損失,同時還要參考其他因素來確定具體的賠償金額。如果屬于責任人不可預見的損失,則一般不予賠償。
交通事故中要賠償哪些財產損失?
交通事故賠償的調解程序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人死亡的法院不能直接判決繼承人承擔清償責任
2020-11-14醫療事故司法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4單方事故能否構成工傷
2020-11-29組合貸款保證費都有哪些
2020-11-25如何確定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額
2020-11-29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看守所非直系親屬能探望嗎
2021-01-08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反擔保人未簽字反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29購房合同備案流程是什么,購房合同備案有什么好處
2021-02-07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勞務合同簽競業限制嗎
2021-03-23勞務派遣能否約定競業限制
2021-02-02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