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偷稅漏稅換法人要承擔責任嗎?
法定代表人通常都是公司主要負責人(掛名者除外),在偷稅漏稅上,通常都離不開法定代表人的指示和財務人員的實際操作
如果偷稅漏稅發生在前任法定代表人任職期間,那對公司和前任法定代表人對會處罰,情節嚴重的,前任法定代表人或者對偷稅漏稅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都會承擔刑事責任。
二、新刑法對“偷稅罪”的新表述
對比新舊法律條文的修改(新舊刑法對偷稅罪的規定附后),可以看出:
1、摒棄了偷稅概念。從通常含義上說,“偷”是指將屬于別人的財產據為己有,而在稅收問題上,應繳稅款原本屬于納稅人的合法財產,之所以發生偷逃稅行為,是因為納稅人沒有依法履行繳納稅款的義務,因此,偷稅同為與平常概念中的盜竊行為不同,新刑法采用了“逃避繳納稅款”的表述,從中可以看出立法者對“偷稅”概念的認識已出現變化。
從本質上講,稅收是國家憑借強制力對納稅人的財產進行的無償占有;從稅收契約論的角度來講,稅收是納稅人換取政府公共服務而提供的對價。從這個意義上說,逃避繳納稅款是納稅人違背一種給付義務。改變罪名的提法,更加符合一般的法理和常識,更加人性化,體現了我國立法的進步。
2、設立了逃稅罪名。將罪名由“偷稅罪”改為“逃稅罪”,用“逃避繳納稅款”取代“偷稅”,并將“逃避繳納稅款”的行為規定為“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此概括性描述顯然比舊的規定更寬泛,更具有“口袋”性質,將更有利于對犯罪行為的認定。尤其是“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后,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這一規定的變化,表明了立法者對于經濟犯罪更多傾向于從行為的危害結果角度進行考量,對積極主動挽回國家損失的行為,可依法予以寬大處理。較好地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也比較符合當前提倡的“社會和諧”。
3、對逃稅的手段采用概括性的表述。即:“納稅人采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以適應實踐中逃避繳納稅款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情況。
4、對構成“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數額巨大”的具體數額標準沒再作規定。以“數額較大、數額巨大”取代了“偷稅數額在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10萬元以上”,修改了定罪量刑的具體數額標準,尊重了納稅人類型、規模、情形等特點,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原則。這既強化了對納稅人合法權利的依法保護,也突出了對涉稅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對整頓和規范經濟秩序具有重要意義,必將有力推進依法治稅進程,深化和諧征納關系,促進納稅人自愿遵從意識的不斷增強。
在公司發生了偷稅漏稅等行為后,不僅會給國家的權益造成一定的損失,同時也不利于國家的經濟秩序,那么在發生偷稅漏稅等行為后,我國的稅務機關也是會對偷稅漏稅行為進行調查,同時也會根據涉案的金額做出處罰決定,如果行為嚴重,也是會對公司管理人進行處罰。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偷稅漏稅企業所得稅的處罰是什么?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交通事故訴前鑒定后多久立案
2021-03-10食堂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該接受如何處罰
2021-02-11經濟犯會判死刑嗎
2021-03-06交通事故法醫鑒定的申請與注意事項
2021-01-04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離婚證據幾年有效
2020-12-22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人身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怎樣的義務
2021-03-25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掛假牌子車肇事保險賠嗎
2020-12-05保險公司保險騙保如何維權
2020-12-12被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2-08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爭議仲裁案代理詞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