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裁量權的分類
根據先行行政法律、法規的規定,可將自由裁量權歸納為以下幾種:
1、在行政處罰幅度內的自由裁量權:即行政機關在對行政管理相對人作出行政處罰時,可在法定的處罰幅度內自由選擇。它包括在同一處罰種類幅度的自由選擇和不同處罰種類的自由選擇。例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24條規定了違反本條規定的“處以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也就是說,即可以在拘留、罰款、警告這三種處罰中選擇一種,也可以就拘留或罰款選擇天數或數額。
2、選擇行為方式的自由裁量權:即行政機關在選擇具體行政行為的方式上,有自由裁量權的權力,它包括作為與不作為。例如,《海關法》第21條第3款規定:“前兩寬所列貨物不宜長期保存的,海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前處理。”也就是說,海關在處理方式上(如變價、冰凍等),有選擇的余地,“可以”的語義包涵了允許海關作為或不作為。
3、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時限的自由裁量權:有相當數量的行政法律、法規均未規定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時限,這說明行政機關在何時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上有自由選擇的余地。
4、對事實性質認定的自由裁量權:即行政機關對行政管理相對人的行為性質或者被管理事項的性質的認定有自由裁量的權力。例如,《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理》第21條第(3)項規定:“在漁港內的航道、港池、錨地和停泊區從事有礙海上交通安全的捕撈、養殖等生產活動的”可給予警告式或罰款。這里的生產活動對海上交通安全是否“有礙”,缺乏客觀衡量標準,行政機關對“有礙”性質的認定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
5、對情節輕重認定的自由裁量權:我國的行政法律、法規不少都有“情節較輕的”、“情節嚴重的”這樣語義模糊的詞,又沒有規定認定情節輕重的法定條件,這樣行政機關對情節輕重的自由裁量權。
6、決定是否執行的自由裁量權:即對具體執行力的行政決定,法律、法規大都規定有行政機關決定是否執行。例如,《行政訴訟法》第66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體行政行為在法定期限內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這里的“可以”就表明了行政機關可以自由裁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地產買賣居間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31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2021-01-01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商標權可以無償轉讓嗎
2021-02-19如何調查老婆出軌證據
2020-12-27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離婚證據如何收集
2020-12-02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如何快速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23保險公司一定要事故認定書原件嗎
2021-02-13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什么是保險,什么是保險法的基本原則
2021-02-26法律對保險代理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2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