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外合同訴訟程序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1、對等原則
我國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企業和組織的民事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對等原則是國與國之間平等互惠原則在司法上的具體體現,也是維護國家主權和經濟利益的需要,是保護本國公民、企業和組織合法權益的需要。
2、尊重外交特權與豁免的原則
司法豁免權,是指一個國家或國際組織派駐他國的外交代表享有的免除駐在國司法管轄的權利。它是外交特權中的重要內容。賦予外交代表司法豁免權,不僅是尊重外交代表派出的國家或國際組織,而且也是確保外交代表在駐在國有效執行職務的需要。
司法豁免權分為刑事和民事兩種豁免權。外交代表在刑事方面享有的司法豁免權是完全的、絕對的,即外交代表不受駐在國的刑事管轄。外交代表在民事方面享有的司法豁免權是不完全的、有限制的。從國際慣例和我國有關法律的規定來看,民事司法豁免權的不完全性和有限制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享有司法豁免權的人被訴到駐在國法院,駐在國法院不應受理,但其所屬國的主管機關明確宣布放棄司法豁免權的,駐在國法院則有權受理。
②享有司法豁免權的人,因私人事務與對方當事人發生民事糾紛,不享有司法豁免權,駐在國法院有權管轄。所謂私人事務,主要包括:外交代表在駐在國因自己的不動產與他人發生的訴訟;外交代表以私人身份作為遺囑執行人、遺產管理人或繼承人,與他人發生的繼承訴訟;外交代表超出職務范圍而從事商業活動所發生的訴訟。
③外交代表本人向駐在國法院提起訴訟而引起反訴的,不享有司法豁免權。
二、涉外合同的界定標準:
根據《法律適用法解釋一》第1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我們可以認定為涉外合同:
(1)合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是外國公民、外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無國籍人;
(2)合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經常居所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
(3)合同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
(4)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轉讓或者合同權利義務的終止、違約行為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
(5)可以認定為涉外合同的其他情形。
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也是在不斷的加強,那么在與他人進行約定后是會通過簽訂合同來規范對方行為的,如果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任何一方做出了違反合同約定的行為后,另一方也是可以通過訴訟等法律的方式來解決的,必要時當事人也是可以聘請律師來協助自己的。
涉外民事訴訟的審限是多久
涉外知識產權訴訟程序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合同一般簽幾年
2021-01-23簽了拆遷協議后什么時候可以拿到補償
2021-02-03未約定保證方式債權人直接找保證人還款合法嗎
2021-02-15質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質押物
2021-03-10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什么是嫖宿幼女罪
2021-02-19出賣人將房屋贈與女兒怎么辦
2021-02-26最新的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3-14民法總則中有關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有哪幾種
2020-11-23申請強制執行,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該怎么辦
2021-03-26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