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后肇事逃逸致死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酒后肇事逃逸致死的量刑標準是7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肇事逃逸認定的8種情形:
(一)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二)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沒有事故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三)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后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后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后又返回的;
(四)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五)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后離開醫院的;
(六)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七)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明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八)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強行離開現場的。
二、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標準
1、死亡1人或者重傷3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3、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
4、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1)酒后、吸食毒品后駕駛機動車輛的;
(2)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3)明知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4)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5)嚴重超載駕駛的;
(6)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
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追究刑事責任。交通肇事案件立案與否,一是要分清事故責任,二是要看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具體標準。如果行為人只有違章行為,并未造成嚴重后果,則不構成犯罪,無須立案。
逃逸的原因絕不是害怕司法機關發現當時是酒駕,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推卸自己身上所有的責任,肇事者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會傾刻間毀滅一個原本幸福的家庭,因為受害者有可能得到及時的救助之后不會危及生命的,出于對生命的敬畏也不應該逃逸的。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如何認定
交通肇事罪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區別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家屬諒解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購物合同怎樣交付
2021-01-19個體工商戶消防滅火器過期如何處罰
2020-12-10有限合伙承擔什么風險
2020-12-02新婚姻法訴訟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11探望權如何中止
2020-11-20民事案件
2020-12-24人傷事故出院后先去交警大隊還是保險公司
2021-01-12正在抵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0-12-13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失效
2021-02-07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