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故意放火犯什么罪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以放火或者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放火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根據以上114條和第115條的規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損害極端嚴重的,處死刑或無期徒刑。
“尚未造成嚴重后果”包括兩種情況:
一是放火行為沒有造成任何實際損害后果;二是放火行為造成了一定的實際損害后果,但并不嚴重。在這兩種情況下,只能根據本條的法定刑處罰。只有當放火行為造成他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時,才能根據本法第115條的法定刑處罰。“重大損失”的標準,一般為損失5萬元以上。
如何定義放火罪
故意放火行為一般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一般放火行為,是指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為。一般的放火行為通常情況下不會被認定為犯罪。
2、放火行為造成了嚴重的后果,但是沒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如果行為人實施放火行為,而將火勢有效地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沒有危害也不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就不構成放火罪,而應根據案件具體情節,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或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等。
3、故意放火的行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也就是說,放火行為一經實施,就可能造成不特定多數人的傷亡或者使不特定的公私財產遭受難以預料的重大損失。這種犯罪后果的嚴重性和廣泛性往往是難以預料的,甚至是行為人自己也難以控制的,此時一般為認定為放火罪。這也是放火罪同以放火方法實施的故意殺人、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的本質區別。因此,可以說,并非所有的用放火方法實施的犯罪行為都構成放火罪,關鍵是要看放火行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故意放火行為要定什么罪,關鍵是要看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危害公共安全,一般會認定為放火罪。如果沒有危害公共安全,但是有其它嚴重情節,則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罰。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最高金額
2021-03-25干活時被人誤傷這樣的情況算不算工傷
2021-01-15民法典婚姻編草案二審新變化
2020-11-17施工損毀道路致行人損害應該由誰擔責
2021-01-23非法校園貸報警能追回嗎
2020-11-14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能否撤銷贈與
2020-11-22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競業限制承諾書有效嗎
2021-02-26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保險合同部分無效會影響合同效力嗎
2021-02-22地震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