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何法律行為和有法律意義的文書、事實經過公證證明,國家證明它的真實性、合法性,即產生法律上的證據效力。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中,如果在收集、調查證據時涉及某項文書,而這項文書業經公證證明,即應確認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證。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2、依照法律必須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則公證證明就成為這些法律行為生效的必要條件。法律對于不同的法律行為有不同的形式要求,包括口頭、書面及公證證明,取決于該法律行為所產生(或變更、消滅)的法律關系的重要性、復雜性和它對于第三者的作用。雖未為法律規定而當事人自行協議公證證明作為雙方法律行為必要的形式條件之一的,這一法律行為也必須公證證明方能成立。
3、文書,如債權人和人對權利義務關系沒有爭議、并經公證證明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當債務人拒不履行時,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不需要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作出裁判。
4、經公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該項公證的除外。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并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
5、對經公證的以給付為內容并載明債務人愿意接受強制執行承諾的債權文書,債務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適當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債權文書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并將裁定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和公證機構。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未經公證的事項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依照其規定。
7、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并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8、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書的內容有爭議的,可以就該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將合同進行公證后意味著合同效力得到了國家的保證,通常情況下這樣的合同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公證是比較復雜的過程,需要當事人提供相關的材料,同時公證機構還要對合同內容進行一定的審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一稿多投的行為違法嗎
2021-01-01著作權糾紛的處理有哪些途徑
2021-02-22哪些商標行為應撤銷
2020-12-22交通事故訴訟證據一覽表
2021-01-02財產保全可凍結配偶的嗎
2021-02-09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人民法院對和解申請的審查重點是什么
2021-03-22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