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糾紛的發生可以找哪個部門加以解決
一、宅基地管理部門
《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根據該規定,因宅基地發生糾紛需要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到縣級人民政府申請確權,兩級政府都是可以的。
二、宅基地糾紛的解決辦法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宅基地糾紛的解決辦法,主要有三種:
(一)協商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1款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據此規定,公民之間發生的宅基地糾紛,應當先通過協商的方式加以解決。
(二)行政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2款規定:”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該法還規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爭議,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犯、賠償損失。
(三)司法解決
《土地管理法》第16條第3款規定:”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這表明公民之間就土地的使用權和所有權發生的糾紛,只與按照《土地管理法》第16條和第53條的規定,先經過有關行政機關的處理,對于處理決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對于侵犯土地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被侵權人可以不經行政機關的處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此外,宅基地糾紛還可以通過人民調解來解決。人民調解是指在調解委員會(包括城市的居民委員會和農村的村民委員會)的主持下,以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和社會公德為依據,對民間糾紛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規勸疏導,促進糾紛當事人互相諒解,平等協商,從而自愿達成協議,消除紛爭的一種群眾自治活動。
宅基地是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建過房屋或者決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建了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準備建房用的規劃地三種類型。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如果您對宅基地糾紛還有相關問題,可以向律霸網的專業律師咨詢,確保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約定時間未付款的如何確認收入
2021-01-15征地沒有安置補助費合法嗎
2021-01-19法人設立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2-08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留置時間一般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3-18效力待定合同怎么補救
2021-02-13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保險合同變更必須采用的口頭的形式嗎
2020-12-25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土地承包合同終止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集體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11拆遷補償時,產權置換和貨幣補償選擇哪種更好
2020-11-21博羅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