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是否具有扭送權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一定的條件下,任何公民都具有扭送的權利,如犯罪嫌疑人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發現通緝犯的等。
第八十四條?對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處理:
(一)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二)通緝在案的;
(三)越獄逃跑的;
(四)正在被追捕的。
扭送的特點
1、扭送主體的廣泛性。
實施扭送行為的主體可以是任何公民。這說明扭送是公民一項普遍的權利,法律賦予每個公民扭送權,公民可以運用這種權利保護自己、幫助他人,同一切違法行為作斗爭。也伸張了正義,體現了國家支持的社會正氣。
2、扭送對象的特定性。
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民可以扭送四類人:現行犯、通緝犯、越獄逃跑者或被追捕者。扭送的對象只限于上述四類人,任何人不能隨意擴大范圍。
3、有不同于強制措施的強迫性。
首先,從“扭送”的詞義可以推斷出扭是一種送的方式,帶有迫使將其送交公安、司法機關的性質,不同于強制措施的強迫性。但公民只有首先控制住扭送對象才能將其送交公安、司法機關,這當然不是扭送對象自愿的,即迫于某種形勢、迫于扭送主體行為的正義性和合法性。
同時還存在來自于社會、群眾的壓力和法律的權威,從而在精神上迫使扭送對象隨同扭送主體一起去司法機關。所以它不同于司法人員的執法有特定身份和權力做后盾,也就具有法定強制性。
4、具有即時性和暫時性。
該特征對應的是刑事訴訟法第63條中的“立即”一詞。公民在發現具有法定情形的人時,在控制住扭送對象后應“即時”將其送往公安司法處理。必須立即送交,不得拖延。因此,扭送對于扭送對象人身自由的限制是暫時的,當公民將扭送對象移送至司法機關時,扭送行為結束。
5、保障性。
扭送的另一層詞義是“送往”,側重點在于“送”。在這個過程中,公民不得對扭送對象進行關押和體罰,不能隨意進行搜查,不得隨意傷害扭送對象的身體或侮辱其人格。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在一定的條件下,任何公民都具有扭送的權利,如犯罪嫌疑人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發現通緝犯的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漏水糾紛如何處理
2021-02-18婚姻法草案有哪些新變動
2021-02-27同時傷害共同傷害區別是什么
2021-01-09舉報人能否申請行政復議
2020-11-21協議離婚請律師要收費嗎
2021-01-17一般偷竊請律師多少錢
2021-02-03分期付款買手機,不還錢也不還手機會怎么處理
2020-12-28保全是怎么執行
2021-03-20行政處罰多久可以取
2020-12-18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