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確定借款糾紛管轄法院
1、2015年9月1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規定“借貸雙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事后未達成補充協議,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的,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2、什么是“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最高人民法院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一書進一步解釋,民間借貸是一個雙務合同,出借人的義務是將約定借款金額的貨幣交付給借款人,借款人的義務是按照約定還款期限將約定借款金額及其利息以貨幣形勢交付給出借人,因此民間借貸糾紛中“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可能是出借人所在地,也可能是借款人所在地。結合《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對于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原告所在地、被告所在地法院均有管轄權。這較以前規定由債務人住所地法院管轄作出了較大的改變。
二、所在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怎么辦
換言之,接收貨幣一方是否僅指住所地,是否包括經常居住地?
按照通說理解,合同的履行是指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正確、適當地完成合同中規定的雙方因承擔的義務行為,合同的履行地點即為債務人履行債務和債權人接受履行的地方。在借貸合同中,存在兩個不同的履行行為,一是貸款人按約定向借款人支付貸款的履行行為,二是借款人按約定向貸款人償還借款的履行行為。而這兩個不同的履行行為存在兩個不同的“接受貨幣一方”,支付貸款時,接受貨幣一方為借款人,而償還借款時,接受貨幣一方為貸款人。
從《民訴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和第二十二規定,“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可知,根據一般的管轄原則,無論是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還是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當住所地和經常居住地不一致時,均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實踐中,因為借款而產生糾紛的情況也是蠻多的,此時解決這類糾紛比較好的方式就是訴訟,但對于當事人而言就要先了解清楚,自己應該去哪里起訴。畢竟不同的法院可能對借款糾紛案件的管轄權不同,如果起訴的法院并不具有管轄權,自然也就無法受理案件。
民間借款糾紛起訴書范文
借款糾紛原告怎樣舉證
借款糾紛中,借款證據舉證責任由誰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合同違約責任的形式
2020-12-12受行政警告處分會受到哪些影響
2021-03-09哪些財物不能質押
2020-12-17限售解禁股可以股權質押嗎
2021-03-23經濟犯會判死刑嗎
2021-03-06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贍養父母有標準嗎,具體標準是什么
2020-11-23一審可以是終審嗎
2020-12-04交通事故傷殘級別
2020-12-23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婚前財產約定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26房產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互聯網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0-12-24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