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在簽訂了合同之后,合同可能因為缺乏法律規定的要件而無效,此時如果有資格的人向法院申請確認合同無效的話,該怎么確認合同效力的訴訟時效呢?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告訴你答案。
《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法律另有規定的”在我國僅指法律對時效期間的長短另有規定,而不是對是否受時效限制另有規定。按本條,任何情況下以任何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都應受時效限制,只不過不同情況下時效期間的長短不同、開始計算的時間不同、是否應中止、中斷和延長的情況不同。無效合同中一方向人民法院要求返還財產或賠償損失,屬于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應當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起訴,否則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至于訴訟時效的起算問題,應以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按《合同法》第61條、第62條、第66條、第161條等條規定確定,從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民法通則第137條第1項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合同法對此無另外規定。
因此,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仍應遵循此規定,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合同是否有效由人民法院通過判決或仲裁機構通過裁決確認,一方在起訴時合同效力并不確定,一方或雙方也無權自行確定。因此當事人只能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主張權利,時效期間應從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如企業之間的借款合同雖然無效,但時效的起算只能以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之次日為準,不能以銀行款項借出之次日開始計算,也不能以出借人主張權利被借款人拒絕之次日開始計算,更不能以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合同無效之次日開始計算。
實踐中不乏當事人在合同被確認無效之前不知道合同無效,因此仍期待合同履行而沒有及時提出返還或賠償的請求,此時權利人不知也不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時效期間不應開始計算。
綜上可知,確認合同無效的訴訟時效一般為2年,法律規定應該從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當然實踐中也可能出現起算時間不同的情況。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效力是怎樣的
確認合同效力糾紛的管轄
合同效力糾紛如何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種罪能不能數罪并罰
2020-12-13驗資戶的資金如何轉出
2021-03-09緩刑期間能學駕駛嗎
2021-01-09事實收養如何認定
2021-02-07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商業銀行無故拖延支付本金的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5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保險合同簽訂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保險法一般是調整哪兩方面的關系
2020-12-07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土地流轉之后在遇到拆遷怎么辦
2021-01-30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