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許多企業間都存在著借款的問題。一個企業將款項借給另一個企業,幫助其周轉或者投資。在這種情況下,通常企業間會簽訂借款合同。借款合同規定借款數額以及利息歸還期限等等問題。那么,企業間借款合同效力是怎么樣的呢?律霸為您解答。
一、什么是企業間借款合同
企業間借款是指無金融經營權的兩個企業之間互相拆借資金的民事行為。資金拆借作為專門金融業務術語,是指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之間在經營過程中相互調劑寸頭資金的信用活動,是一種臨時調劑性借貸業務,是短寸頭的向多寸頭的銀行或金融機構拆借資金。
企業間借款合同是非金融機構的企業之間,通過書面的或口頭的協議,由一方企業將自己合法所有的資金借給另一方企業使用,另一方企業在約定期限屆滿后歸還本金,支付利息的民事法律行為。企業間借款可能存在多種形式,包括直接訂立借款合同,形式聯營或投資而實質進行的資金借貸等。
二、企業間借款合同的效力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具備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由于企業間借款合同屬于合同行為,因此認定合同是否有效,應當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予以認定。
分析上述認定合同無效的五項規定,顯然,第(一)項和第(三)項對企業間借款合同不能適用,而第(二)項和第(四)項,是否惡意串通、是否損害公共利益,在實踐中都是很難認定的,而且從整個經濟發展范圍考察,企業間借貸資金后,能夠進一步發展,增加社會財富,提高全民收入,因此無論是國家利益還是公共利益并沒有受到損害。最后也似只有第(五)項規定可以適用,但目前為止并無任何法律或行政法規對企業間借款合同作出規定,雖然《貸款通則》有類似規定,但是《貸款通則》屬于行政規章,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四條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后,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由此,從現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規中并不能當然地認定企業間借款合同屬于無效合同。
相反,2006年1月1日生效的《公司法》的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三)項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三)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從該強制性規定,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公司可以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其中的“他人”,筆者認為在沒有限制解釋的前提下,一般解釋應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組織。那么根據該法律條款,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不違法公司章程的規定,經公司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其他公司或企業,應認定為合法有效。
本文介紹了什么是企業借款合同以及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在規定的還款期限內,如果借款方不能按照合同的要求還款,則可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還款。但其中涉及專業的法律問題,建議向法律機構咨詢并聘請律師。律霸可為您提供相關的法律服務。
企業借款擔保合同效力
如果向別的企業借款發生糾紛了怎么辦
企業借款擔保合同是否有效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生活垃圾分類標志新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煤礦事故頻發,煤礦安全如何保障
2021-02-22商標侵權如何判定
2020-11-11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婚姻關系如何順利解除
2020-11-12分公司負責人能否被執行
2021-02-10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母親改嫁女兒未改姓死亡保險金應怎樣給付
2020-11-19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八條
2020-11-25如何認定保險責任
2020-12-09回遷房滿五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