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會覺得在簽訂合同之后,合同也就成立了。但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那么根據法律的規定,如何確定合同的成立時間呢?對于合同當事人來說,合同一經成立是否就能生效?這關系到合同的效力,也是很多合同當事人都比較關心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本文將一一為您揭曉答案,希望能夠為您答疑解惑。
一、如何確定合同的成立時間
由于合同訂立方式的不同,合同成立的時間也有不同:
1、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這是大部分合同成立的時間標準。
2、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如雙方當事人未同時在合同書上簽字或蓋章,則以當事人中最后一方簽字或蓋章的時間為合同的成立時間。
3、當事人采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要求在合同成立之前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
對于第2、3種情況要注意一點:如果當事人未采用法律要求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書面形式、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或者當事人沒有在合同書上簽字蓋章的,只要一方當事人履行了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合同仍然成立。
二、合同一經成立是否就能生效?
1、合同生效以合同成立為提前,合同不成立就無所謂生效。反之,一個合同生效了,意味著它已經成立了。
2、合同成立并不意味著合同生效。合同成立后是否生效,主要分以下幾種情況:
(1)大多數合同成立即生效,也就是說合同成立與合同生效是在同一時間;
(2)合同成立后永遠不生效,即無效合同;
(3)合同成立后處理效力待定狀態,是否生效要看合成立時缺乏的生效要件后來能否得到補正;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只有完成了應當辦理的批準、登記手續后地生效。
3、如果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某一類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才生效的,則此時批準、登記手續為該合同的生效要件。未予辦理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未生效。但注意,只要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辦理了批準、登記手續的,人民法院就應當認定該合同已生效。
以上為您介紹了有關“合同的成立時間怎么確定”以及“合同一經成立是否就能生效”等問題具體情況。從以上內容中我們知道,合同并不是一經成立就能生效的,也就是合同成立了不代表合同就能生效,在某些情形下,合同的效力可能是待定的甚至是無效的。因此,如果您想讓合同發生法律效力,在簽訂合同時,要注意相關的法律問題,比如簽訂合同的手段與方式、合同約定的內容等等。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如果您有何疑問,建議您咨詢合同糾紛方面的專家律師。
合同訂立的原則有幾種
合同不成立的情形有哪些
訂立合同時候會出現哪些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抵押財產上成立留置權的法律保護是怎樣的
2021-02-15土地轉租年限能超過原合同嗎
2021-02-19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不安抗辯權什么時候行使
2021-01-16勞動案標的小是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0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豪車車主為省修車費騙保構成什么罪
2020-12-25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輕傷后精神損失怎么理賠
2021-01-29車禍一方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24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事故責任認定以后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19保險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3-13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該賠償嗎?
2020-12-30什么叫代理?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