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門是一個流體控制部件,在生活中很常用。閥門的質量也是極其注重,一旦發生故障,除了經濟損失也會污染環境。所以,在進行閥門購銷時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與有品牌、有保障的商戶合作。那么,閥門購銷合同范本有哪些內容?下文是關于閥門購銷合同的詳細介紹,請您繼續閱讀了解。
閥門購銷合同
購貨單位(甲方):
供貨單位(乙方):
為確保雙方實現各自的經濟目的,提高經濟效益,經甲乙雙方充分協商,特訂立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第一條 產品名稱、規格型號、品牌、生產廠家
第二條 產品的數量、計量單位、單價、總金額
第三條 產品的包裝標準和包裝物的供應與回收
第四條 產品的交貨單位、運輸方式、到貨地點,接貨單位及接貨人
1、產品的交貨單位
2、運輸方式及卸貨:乙方負責送到甲方指定地點,由甲方負責卸貨。
3、甲方規定的接貨人
4、接貨地點:甲方指定地點。
5、甲方如需要變更接貨信息,應提前通知乙方,以便貨物及時、安全送抵。
第五條 產品的交(提)貨期限及數量
按照本合同簽訂的甲方需求計劃,自合同簽訂之日起乙方開始按照《產品訂貨清單》內容備貨。甲方若有特殊規格或特殊要求的訂貨,應在《產品訂貨清單》應列明產品名稱、規格型號、數量。甲方按合同規定打款至乙方指定賬戶后,乙方發貨。
第六條 產品價格
1、本合同金額總計:
2、產品價格按照甲、乙雙方協定執行。
3、若遇市場價格浮動,為保證購買方利益,價格以本協議為主。
第七條 結算方式
自合同簽訂日,甲方應支付乙方5%的訂金。自本合同簽訂日起45天內(特殊訂制可延遲至75天內交貨)內交付剩余90%的款項,款到發貨。剩余5%按照質量保證金,在剩余貨物全部接受完畢并無任何質量問題后,再行支付。
第八條 驗收方法及施工方法
1、產品質量:本合同的所訂產品應符合國家標準。
2、驗收標準:按乙方提供樣品為準驗收。
第九條 對產品提出異議的時間和方法
1、甲方在驗收中,如果發現產品的品種、規格型號、質量不合規定,應一面妥為保管,一面在三天內向乙方提出書面異議和處理意見。
2、如甲方未按規定期限提出書面異議,視為所交產品符合合同規定。
3、甲方因使用、保管、保善等造成產品質量下降的,不得提出異議。
4、乙方在接到甲方書面后,應在三天內負責處理,否則,即視為默認甲方提出的異議的處理意見。
第十條 合同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時間
產品的所有權自甲方結算貨款時轉移至甲方,甲方未結清貨款前該產品屬于乙方所有。
第十一條 甲乙雙方由于履行此協議而獲得對方的各種信息、資料及技術資料,雙方都應為其保守秘密。
第十二條 違約責任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購銷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 不可抗力
甲乙雙方的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合同同時,應及時向對方通報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理由,在取得有關主管機關證明以后,允許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者不履行合同,并根據情況可部分或全部免予承擔違約責任。
第十四條 解決合同糾紛方式
本合同若發生糾紛,甲、乙雙方應協商解決,協商未果,可在合同簽訂地法院起訴或者向工商行政機關設立的經濟合同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十五條 未盡事宜須經雙方共同協商,做出補充協議,并按本合同雙方簽訂手續確認,補充協議與本合同具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六條 本合同一式貳份,甲方執壹份,乙方執壹份,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
甲 方: 乙 方:
法人(授權)代表: 法人(授權)代表:
年 月 日
閥門購銷合同范本的具體內容因人而異。國家在閥門的清洗、裝配、密封以及驗收、保養等方面制定了很嚴格的規則,這些規則約束了市場行為,有效降低了經濟的損失,避免環境的污染。
購銷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購銷合同注意事項主要是什么
購銷合同簽訂流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骨折算不算工傷
2021-02-06管轄權異議上訴被駁回怎么處理
2020-12-31國內互聯網金融的法律環境概況
2020-12-15社區戒毒與社區康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交通肇事和肇事逃逸罪的區別
2021-01-133歲男童遭母親男友虐打,同居期間虐待孩子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0-12-26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勞務派遣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8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11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施工中車輛碰撞保險賠償嗎
2021-02-13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