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協商
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合同糾紛,是指合同糾紛的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和合同的約定,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達成和解協議,自行解決合同糾紛的一種方式。
合同簽訂之后.在履行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容易產生糾紛,有了糾紛怎么辦?應當從有利于維護團結、有利于合同履行的角度出發,懷著互讓、互諒的態度,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協商求得糾紛的解決。對于合同糾紛,盡管可以用仲裁、訴訟等方法解決。但由于這樣解決不僅費時、費力、費錢財,而且也不利于團結,不利于以后的合作與往來。用協商的方式解決,程序簡便.及時迅速,有利于減輕仲裁和審判機關的壓力,節省仲裁、訴訟費用,有效地防止經濟損失的進一步擴大.同時也有利于增強糾紛當事人之間的友誼,有利于貢固和加強雙方的協作關系,擴大往來,推動經濟的發展。由于這種處理方法好,在涉外經濟合同糾紛的處理中,也相當盛行。
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自行協商解決糾紛.應當遵守以下原則:一是平等自愿原則.不允許任何一方以行政命令手段,強迫對方進行協商,更不能以斷絕供應、終止協作等手段相威脅,迫使對方達成只有對方盡義務,沒有自己負責任的“霸王協議”.二是合法原則。即雙方達成的和解協議,其內容要符合法律和政策規定,不能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否則.當事人之間為解決糾紛達成的協議無效。
(二)調解
合同糾紛的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自愿在第三者(即調解的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由第三者對糾紛雙方當事人進行說明勸導,促使他們互諒互讓,達成和解協議,從而解決糾紛的活動。
(三)仲裁
仲裁也稱公斷。合同仲裁,即由第三者依據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或自愿達成的仲裁協議,按照法律規定對合同爭議事項進行居中裁斷.以解決合同糾紛的一種方式。仲裁是現代世界各國普遍設立的解決爭議的一種法律制度、合司爭議的仲裁是各國商貿活動中通行的慣例。
(四)訴訟
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生糾紛后.解決爭議的方式有4種:即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調解仲裁和訴訟。其中,仲裁方法由于比較靈活、簡便,解決糾紛比較快,費用又比較低,所以很受當事人歡迎。但是,如果當事人一方不愿仲裁,則不能采用仲裁的方式、而只能采用訴訟的方式來解決雙方當事人之間的爭議。所以,訴訟是解決合同糾紛的最終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法典規定請求撤銷婚姻時效是多久
2021-01-03散播公民隱私如何處理
2020-11-11會計處理企業擔保問題有哪些要點
2020-12-19破產和解和破產重整有什么異同
2021-03-17民事案件能否跨地區移送管轄
2020-12-22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人身保險費率是什么意思
2021-02-22航班延誤險得不到理賠怎么辦
2020-12-15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無保險是車輛事故責任加重的條件嗎
2021-02-09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土地出讓金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