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為規范文物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行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以及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對違反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的,適用本規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文物行政部門實施行政處罰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以法律、法規、規章為依據;
(二)遵循法定程序;
(三)公正、公平地行使法律賦予的行政職權;
(四)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
第四條上級文物行政部門對下級文物行政部門實施的文物行政處罰行為進行監督。上級文物行政部門對下級文物行政部門違法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可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上級文物行政部門有權依法對違法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第二章管轄第五條文物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門管轄。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六條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督查并指導地方文物行政部門處理全國范圍有重大影響的行政處罰案件。
省級文物行政部門可依據有關規定和本地區實際情況,規定轄區內的級別管轄。
第七條上級文物行政部門必要時可依法直接管轄下級文物行政部門管轄的行政處罰案件;下級文物行政部門對其管轄的行政處罰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文物行政部門管轄時,可以報請上級文物行政部門決定。
第八條兩個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門對同一違法行為均有管轄權時,應當由先立案的文物行政部門管轄。
地方文物行政部門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的,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文物行政部門指定管轄,其共同的上一級文物行政部門也可以直接指定管轄。
第九條地方文物行政部門發現案件不屬于本單位管轄或者主管的,應當將相關材料移送有管轄權的文物行政部門或者相關的行政部門處理,同時報上一級文物行政部門備案。受移送的文物行政部門應當將案件處理結果及時函告移送案件的文物行政部門。
受移送的文物行政部門如果認為移送不當,應當報請共同的上一級文物行政部門指定管轄,不得再次移送。
第三章立案第十條文物行政部門對下列途徑發現的違法案件應當及時處理:
(一)在檢查中發現的;
(二)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舉報的;
(三)上級交辦的,下級報請處理的,或者有關部門移送的。
第十一條文物行政部門適用一般程序處理違法行為的,應當立案。
第十二條文物行政部門發現違法行為具有下列情形的,應當在5日內立案:
(一)有明確的違法嫌疑人;
(二)有客觀的違法事實;
(三)屬于文物行政處罰的范圍;
(四)屬于本部門管轄。
決定立案的,應當填寫立案審批表,報本部門主管負責人批準,并確定兩名以上文物行政執法人員為案件承辦人。
第十三條文物行政執法人員在執法檢查過程中,發現違法行為正在實施,情況緊急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對違法行為予以制止或者糾正;
(二)對涉案文物依法先行登記保存;
(三)收集、調取其他有關證據。
文物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及時將有關情況和材料報告所屬文物行政部門,并辦理立案手續。
第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文物行政執法人員,不能被確定為案件承辦人:
(一)是案件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近親屬的;
(二)與案件有直接利害關系的;
(三)與案件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案件承辦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申請回避。當事人認為案件承辦人符合上述情形之一時,可以向文物行政部門申請回避。案件承辦人的回避由本部門主管負責人決定。
第四章調查取證第十五條案件立案后,案件承辦人應當及時收集、調取證據。
第十六條案件承辦人調查案件,不得少于兩人。案件承辦人在調查取證時,應當出示執法證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離婚案件管轄權
2021-03-12黨員受到刑事處罰如何黨內處理
2020-12-04未簽合同受傷如何賠償
2021-01-23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專利無效請求人舉證期限是多久
2020-12-01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保險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2021-03-08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1-03-13拆遷房在未辦理房產證時能否改名字
2021-01-30相對來說城中村安置房能買嗎
2021-03-04如何認定安置對象
2020-12-26公有住房的拆遷補償款能否作為遺產為繼承人所繼承
2021-03-15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怎么分割
2021-01-11集體土地被轉為國有土地有補償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