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春節之后,民間借貸的利率都會下降一些,但今年一反常態。記者昨日走訪廣州民間借貸市場發現,由于銀行資金收緊,節后民間借貸市場需求火爆,民間借貸利率已較節前升高,甚至出現10%的高額月息。
“如果你是拿有按揭的房產作為抵押,月息8%~10%,只能在這個幅度內跟你商量,不能再低了”,海珠的一家擔保公司負責人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而在節前,該負責人給記者同樣抵押物的報價是“月息7%”,也就是說僅僅7天的時間,民間借貸利率最高已經漲了四成多。對于提高利率的原因,這位負責人指出,“民間借貸的利率都是按市場走的,需求旺盛,自然會挑一挑客戶。”據他了解,目前包括上海在內的多個沿海發達地區,民間借貸利率均有上升趨勢,“主要是銀行信貸收緊造成的,民間資金也不是很夠用了”。
而在越秀的另一家民間借貸公司,業務人員則向記者透露,從節后開始,市場就表現出與往年不太一樣的狀況,“很多客戶節前都以為節后的利率會降一些,都等著節后來貸款,結果反而推高了市場的利率水平”,“與我們打交道的客戶普遍是反映現在從銀行貸款太慢了,起碼要等上1~2個月,選擇我們雖然利率高很多,但錢到手也快呀”。
法律界定
民間短期信貸利率大多“超標”
前日央行條法司司長周*東表示修訂后的《貸款通則》征求意見稿已基本形成。周*東透露,本次通則修改建議對超出基準利率4倍以上的貸款最好不要界定為非法。
對此,民間借貸市場的相關人士似乎并不太感冒,“現在民間借貸市場哪有不超過4倍的?不受保護也一樣運行這么多年了?!币晃粨9镜呢撠熑酥赋觥D壳把胄?個月至1年的貸款基準利率為5.31%,那么月息超過1.77%、年息超過21.24%即高于現行基準利率的4倍。記者了解到,目前民間貸款利率處于飆升過程中,月息幾乎全部高于此標準,而且生意興隆。
和華*盛律師事務所律師徐*科表示,目前發生借貸法律糾紛時,法院只會判決貸款人歸還借款人本金和低于4倍貸款利率的利息,其他利息被判無效。
一家民間信貸公司負責人對記者透露,即使業內的貸款利息普遍超基準利率4倍,但在合同上,利息仍在4倍利率以內,額外利息則附加到了各種名目繁多的費用中去。
發展趨勢
民間借貸利率料不會完全放開
另外一方面,監管層還明確釋放出計劃取消對小額貸款公司貸款利率上限的規定(按照央行現行規定,小額貸款公司貸款利率上限為基準利率的4倍)。小額貸款公司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益建小額貸款公司總裁謝-軍認為,如果央行松綁4倍利率,小額貸款公司將對民間借貸形成有效限制,同時對于風險控制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判斷央行并不會完全放寬對民間借貸,“我預計是有限度地放寬,比如上升到6倍或8倍”。
“雖然包括廣州在內的沿海發達地區,資金都是較為充裕的,但銀根要收緊、利率升高似乎越來越近了”,廣州另一家小額貸款公司的負責人表示,“我們現在的貸款利率基本維持在基準利率3倍多一點的水平上,想升高也不是太容易的事情,但不排除元宵過后會走出新一輪升勢”。
法律界人士并不認為以后貸款公司就可名正言順地在合同上將利息提至超4倍。徐*科認為,從海外利率市場化程度高的國家看,即使合同年息是100%,法官也會只判貸款人償還20%多的利息。因此超過4倍的貸款利率還是很難獲得法律的保護。
何謂“高利貸”
按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利息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息4倍就屬于高利貸,高出部分將不受法律保護。目前央行6個月至1年的貸款基準利率為5.31%,那么月息超過1.3%、年息超過21.24%即高于現行基準利率的4倍。
央行于2002年頒布的《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取締地下錢莊及打擊高利貸行為的通知》規定:民間個人借貸利率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但雙方協商的利率不得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不含浮動)的4倍。超過上述標準的,應界定為高利借貸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標準
2020-11-10中辦國辦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2020-12-21法院行政案件辦理期限
2021-03-03保障性住房做抵押貸款嗎
2021-01-21擔保合同有不安抗辯權嗎
2020-12-27停車場刮蹭逃逸后果
2020-12-30公示催告流程的適用范圍
2021-02-16父母包辦婚姻合法嗎,包辦婚姻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30無故辭退怎么找勞動仲裁
2021-03-15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保險合同變更風險是如何的
2021-03-10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