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無因管理,不當無因管理;損害賠償
一、概念的界
(一)無因管理
1.無因管理的含義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務或為他人提供服務的行為。如收留他人離家迷路的兒童,雨夜為出門的鄰居搶修房屋,歲末為外出的鄰居代繳水電費等都是無因管理。為他人進行管理或服務的人稱為管理人,受管理事務之他人稱為本人。因管理人之進行管理或提供服務而在管理人與本人之間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就是無因管理之債。無因管理上的“無因”是指沒有法律上的義務,包括約定義務和法定義務。如前述事例中,假設房屋主人與鄰居曾有過約定,要求鄰居在自己外出時幫助照看房屋,并承諾給予一定報償,那么鄰居為其加固、修繕房屋是為盡義務,并非無因管理;而如果房屋主人與鄰居事先并無任何約定,則此時其行為屬于無因管理。無因管理起源于羅馬法,彼*羅?彭*得在他的《羅馬法教科書》中寫道:“在主人或被經管人不知的情況下經管他人事務,在專業術語中被稱為無因管理。”拉丁語中,指管理他人事務,最早適用于為不在之人(尤指遠征在外得軍人)管理事務。德語中指無委任之事務管理,英語中稱為managementofaffairswithoutmandate,所不同的是,德-瑞民法均將無因管理視為無委任之事務管理,認為無因管理系由本人與管理人之間的事實關系,而形成類似委任契約的效果,故將其規定于委任契約之下;而臺灣地區民法則同于日本民法,認為無因管理系債之發生原因之一,與契約、不當得利及侵權行為并列,但又規定管理事務經本人承認者,適用關于委任之規定,故又與德-瑞民法有相似之處。
2.無因管理的成立條件
無因管理從正面價值看,體現社會互助的道德理念,但從負面價值看,則系對他人事務的干預,但是從中性的社會連帶立場看,對他人事務的適當千預則是必要的。綜觀人陸法系各國民法,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包括客觀要件和主觀要件兩個方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判例,醉亡男子同飲者無責
2021-01-16驅逐出境是否適用臺灣
2021-01-14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對業主有約束力嗎
2021-02-1015萬的款付律師費多少
2021-03-0540平米房子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1-30如何討回回購房定金
2020-12-05如何為精神病人確定監護人?
2020-11-30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執行標的的異議
2021-01-11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2020
2020-12-04農民工工傷賠償問題
2021-02-01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買方賣方仍應支付中介費嗎
2020-11-29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產品責任糾紛案件如何進行舉證呢
2021-03-0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怎樣提高保險理賠效率
2020-12-01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