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國法律傳統、行政法理論基礎等方面的差別,形成了不同類型的行政強制執行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有兩類:即行政本位模式和司法本位模式。
(一)行政本位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為德國和奧地利采用,強調行政權包括行政命令權和強制執行權,行政行為的執行力主要體現于行政機關的自力執行。也就是說,對于拒絕履行行政法義務的相對人,行政機關可徑自采取強制措施迫使義務人履行義務而無需借助法院的介入。行政機關自力強制執行模式的理論基礎在于,執行權是行政權的一部分,行政主體既然有下命令權,自然也有執行權,即行政決定一經作出,便具有對相對人的普遍效力,任何人不得隨意變更或停止其效力。行政機關有權實施該決定,也有義務實現決定內容,行政權中的命令權與執行權是統一的。
行政機關自力強制執行這一體制最大的優點就在于,它能夠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司法程序的繁瑣和費時。因而,正如許多學者指出的那樣,由行政機關獨攬執行權可能會導致行政權不受限制或濫用權力損害公民權益的情形發生。非凡是在目前行政機關的權力不斷增加,社會治理職能日益擴大的環境下,對行政機關的執行權作出必要的限制是應該的,也是有益的。
行政機關自力強制執行,并不是說司法對行政就毫無辦法。其實,對行政機關自行執行模式的司法控制,主要體現在對被執行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經司法審查后的行政強制執行行為仍由行政機關以自力為之,不涉及強制執行行為本身的司法化,因而是一種間接控制模式。行政本位模式的司法控制功能主要體現在對具有可執行性行政行為不服而提起的訴訟過程中,當然,這并不排除行政強制執行程序啟動之后對被執行行政行為的司法控制。
(二)司法本位模式
這種模式的待點是:行政機關在具體決定難以實施的情況下,可以借助法院的介入,由法院通過判決執行行政決定,也就是將行政強制執行權賦予司法機關,實施這種模式的代表國家是美國和法國。美國法制素以“司法優位”及“法律支配”為主要特征,傳統上就將行政命令和執行置于法院的司法控制、司法審查之下。司法機關強制執行模式的理論基礎是:1、分權制衡理論。強調行政權必須受司法權制約,以保持權力均衡,防止行政權力濫用。2、司法權優于行政權。行政機關依法行使的權力,尤其是剝奪、限制公民的權利、設定公民義務的權力應該受到法院的最終審查。因此,一般情況下行政機關不得自行行使行政強制執行權,而由司法機關行使。
司法本位模式對于防止行政權專斷、濫用和不公正,保護公民權益方面無疑是有利的。然而這種模式降低行政效率、拖延執行的時間,極有可能造成法院負擔加重。所以,純粹為了保障相對人的權益而犧牲行政效率為代價的司法本位模式還值得商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駕拘役在里受苦嗎
2021-01-14刑事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0-12-09互聯網金融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2021-02-10起訴解散公司帳戶資金能保全嗎
2020-11-28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婚前財產處理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20雙重除斥期間以哪個為準
2020-12-19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2021-01-27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