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違反職業道德的幾種行為
《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18年修訂)》第四條應予處理的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如下:
(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及其他場合有損害黨中央權威、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違背社會公序良俗。
(三)通過課堂、論壇、講座、信息網絡及其他渠道發表、轉發錯誤觀點,或編造散布虛假信息、不良信息。
(四)違反教學紀律,敷衍教學,或擅自從事影響教育教學本職工作的兼職兼薪行為。
(五)歧視、侮辱學生,虐待、傷害學生。
(六)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遇突發事件、面臨危險時,不顧學生安危,擅離職守,自行逃離。
(七)與學生發生不正當關系,有任何形式的猥褻、性騷擾行為。
(八)在招生、考試、推優、保送及績效考核、崗位聘用、職稱評聘、評優評獎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
(九)索要、收受學生及家長財物或參加由學生及家長付費的宴請、旅游、娛樂休閑等活動,向學生推銷圖書報刊、教輔材料、社會保險或利用家長資源謀取私利。
(十)組織、參與有償補課,或為校外培訓機構和他人介紹生源、提供相關信息。
(十一)其他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
綜上所述,教師違反職業道德主要有十種行為。
教師違反職業道德的處罰
《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18年修訂)》第七條給予教師處理按照以下權限決定:
(一)警告和記過處分,公辦學校教師由所在學校提出建議,學校主管教育部門決定。民辦學校教師由所在學校決定,報主管教育部門備案。
(二)降低崗位等級或撤職處分,由教師所在學校提出建議,學校主管教育部門決定并報同級人事部門備案。
(三)開除處分,公辦學校教師由所在學校提出建議,學校主管教育部門決定并報同級人事部門備案。民辦學校教師或者未納入人事編制管理的教師由所在學校決定并解除其聘任合同,報主管教育部門備案。
(四)給予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以及取消在評獎評優、職務晉升、職稱評定、崗位聘用、工資晉級、申報人才計劃等方面資格的其他處理,按照管理權限,由教師所在學校或主管部門視其情節輕重作出決定。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教師違反職業道德的主要十種行為,以及補充的相關處罰,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想必大家通過以上相關知識以及清楚教師的那些行為是不對的,在必要時要懂得保護自己。如果大家有需要法律幫助的,或者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歡迎來到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知識產權保護法包括哪些
2020-11-17民事上保證的效力是如何的
2020-11-23被正式批捕就一定會判刑嗎
2020-12-26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1-15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2020-11-28單方解除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05爭議存在時是否可暫緩履行合同
2020-11-25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如何定性保險利益
2020-12-03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有出讓土地的經濟適用房嗎
2021-03-02土地轉讓合法嗎
2020-11-12公益拆遷是什么,公益拆遷補償低嗎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