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準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
⑵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①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②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③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④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⑤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⑶有本法第五十二條所列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之一,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并可處以罰款。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人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⑷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依法查處;涉嫌犯罪的,應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⑸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已經取得的違法嫌疑證據或者舉報,對涉嫌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①詢問有關當事人,調查與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有關的情況;
②查閱、復制當事人與侵權活動有關的合同、發票、帳簿以及其他有關資料;
③對當事人涉嫌從事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活動的場所實施現場檢查;
④檢查與侵權活動有關的物品;對有證據證明是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使前款規定的職權時,當事人應當予以協助、配合,不得拒絕、阻撓。
⑹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在被侵權期間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包括被侵權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前款所稱侵權人因侵權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權人因被侵權所受損失難以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三方環境保護監督實踐之相關法律分析
2020-12-02商品房驗收注意事項
2021-01-08表見代理與職務行為如何區分
2020-11-15軍婚起訴離婚的程序
2021-03-18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房子是婚前財產,離婚怎么分配
2021-02-20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恢復勞動關系裁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14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保險的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3-06網約車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