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條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的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偽造檢驗結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前款所列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對應當檢驗的物品不檢驗,或者延誤檢驗出證、錯誤出證,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商檢失職罪立案標準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因不檢驗或者延誤檢驗出證、錯誤出證,致使依法進出口商品不能進口或者出口,導致合同、訂單被取消,或者外商向我方索賠或影響我方向外商索賠,直接經濟損失達30萬元以上的;
2、因不檢驗或者延誤檢驗出證、錯誤出證,致使不合格商品進口或者出口,嚴重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
3、3次以上不檢驗或者延誤檢驗出證、錯誤出證,嚴重影響國家對外經貿關系或者國家聲譽的。
商檢失職罪具體表現為三種情況
一、對應當檢驗的物品不檢驗
根據《商品檢驗法》第五條規定,對于《商檢機構實施檢驗的進出口商品種類表》中所列的商品(除經收貨人、發貨人申請,國家商檢部門審查批準可以免檢的外)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進出口商品,必須經商檢機構或者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指定的檢驗機構檢驗。應當檢驗而不檢驗,并出于過失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即構成商檢失職罪。應當檢驗而不檢驗,既包括根本不作檢驗,又包括雖然檢驗但只對部分物品及內容進行檢驗,即不對應當檢驗的進出口商品就其品種、質量、規格、數量、重量、包裝以及是否符合安全、衛生要求等作全面的檢驗。
二、延誤檢驗出證
是指雖然對應當檢驗的進出口商品進行了檢驗,但由于工作拖拉而致商品檢驗出具結果超出了法定的商品檢驗出證的期限。此時只要超出了時間,不論其檢驗結果是否出錯都可構成商檢失職罪客觀行為。根據《商品檢驗法》規定,對進口商品應當在對外貿易合同約定的索賠期限內檢驗完畢并出具檢驗結果證明;對出口商品則要求在不延誤裝運的期限內檢驗完畢并出具檢驗結果證明。
三、錯誤出證
是指對應檢商品進行檢驗后所出具的檢驗結果證明內容錯誤,與被檢商品的客觀情況不相符合,如把合格檢驗為不合格,不合格又檢驗成合格等。既可以是檢驗的全部內容不符合事實也可以是其中的部分內容,如規格、數量、包裝等部分內容不符合事實。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構成商檢失職罪,商檢失職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的工作人員。對于是否構成商檢失職罪還要看主觀要件、客觀要件與客體要件。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殊情況下遺產怎樣分配
2020-11-28男子黑診所輸液后死亡,非法行醫鬧出人命怎么量刑
2021-02-21事業退休人員違法犯罪如何處罰
2021-01-25社區戒毒與社區康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抵押合同有期限嗎
2021-01-16飛機延誤賠償怎么辦理
2021-03-11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辦理交通保險理賠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7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1-02-10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拒保
2021-02-18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2-12土地轉讓協議標準格式是什么
2021-01-01土地流轉補償標準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