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名譽權的兩種主要表現是什么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則》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民通意見》第1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籌劃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誹謗
誹謗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民法通則》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因提供新聞材料引起的名譽糾紛,認定是否構成侵權,應區分以下兩種情況:
(1)主動提供新聞材料,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2)因被動采訪而提供新聞材料,且未經提供者同意公開,新聞單位擅自發表,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對提供者一般不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雖系被動提供新聞材料,但發表時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許的,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有朋友或親人遇到被侵犯名譽權情形,想要知道具體的幫助他們方法,找個律師的幫助是最好的,律霸網上有許多律師能提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人‘請’農民搶栽搶種想分征地補償款 法院認定協議無效
2020-12-13屋頂漏水是否屬于工程質保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0老公家庭暴力離婚會讓他凈身出戶嗎
2021-02-16買房網簽后又被抵押,抵押是否有效
2021-02-05一年半刑期能減刑嗎
2021-01-22挖黑礦老板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2020女方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0-12-06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被繼承
2020-12-07外地人在什地方可以補辦結婚證
2020-12-16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成立小型勞務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7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