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購房者對開發商不明底細,其財力和來頭都不明白,這樣的承諾往往存在于一些位置相對偏遠、生活方面不盡方便等樓盤中,為了吸引消費者,開發商常用這種“伎倆”,因此,消費者在購房簽訂合同時一定要謹慎。但是比較常見的房屋買賣合同陷阱有哪些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房屋買賣合同陷阱有哪些
1、合同主體認定不明
購房者由于缺乏法律常識,往往會犯一些比較初級的錯誤。有時代表發展商簽約的人并不是法人代表,或者合同上的開發商并不是該房產土地擁有者,這些都是可能導致合同無效的問題。
2、開發商的補充協議不對等
簽補充協議在購房交易中很有必要。但是要提醒購房者的是,一定要看清楚開發商提供的補充協議。
3、使用語意含糊的字眼
合同是雙方意思一致的表達。但是,實踐中開發商往往會給購房者很多 諸如“如果發生問題,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在裝修材料上,選擇最好的國外進口的”等一些看上去很誘人但沒有實際意義的承諾。最短是多長時間,什么樣的才 算最好的?其實購房者對這些并不能清楚地確定。
4、約定提前交納部分費用
房地產開發對資金的要求很高,開發商面臨資金壓力是很正常的,但并不能以此為理由要求購房者提前交納不該交的錢。而在合同或是補充協議中,開發商常會將一些不該預先交納的費用寫進去,要求購房者提前交納,這是顯失公平的。
二、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應注意什么
1、消費者在簽訂合同時,要爭取把廣告內容在合同中標明,或者把廣告資料作為合同附件,以便更明確合同內容;
2、遇到虛假廣告要及時投訴維權,如遇到虛假廣告,消費者要保留相關證據,向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房地產管理部門、建設廳等主管部門投訴,主管部門對違法發布房地產廣告和不兌現廣告承諾內容房地產業,可責令其限期改正,并根據《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在年檢中予以降級或者注銷資質等級,工商管理部門也要依法對其予以查處。
不少無良開發商故意虛假宣傳,與房屋測量機構相互勾結,在面積中玩“貓膩”,耍各種各樣的花招。購房者對開發商不明底細,很容易被坑害,掉入房屋買賣合同的陷阱。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時,購房者除了要多了解國家政策,還要在合同中注明不能兌現的補償條件。如果有條件,盡量請律師協助簽訂,避免發生糾紛。
二手房買賣合同糾紛解決辦法有哪些
小產權房是什么意思,買賣有什么風險?
農村自建房買賣有哪些條件,要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造成損失的該如何處理
2021-02-24登記地和核發地有什么區別
2021-03-01<交通事故篇> 何為飲酒駕車、醉酒駕駛,該如何處罰?
2021-03-11賠償誤工費后繼續發生勞動行為違法嗎
2020-12-04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機票退票費如何認定
2021-02-18哪些支票可以掛失?遺失支票該如何處理
2021-03-22假釋期間什么情況會被收監
2020-12-28父親無撫養能索取贍養費嗎
2020-11-15法院達成調解會影響征信嗎
2020-11-09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不是要雙方到場簽字
2020-11-13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在什么情況下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會終止
2020-12-24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