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的種種重壓和誘惑之下,我國的離婚率一直居高不下,在離婚后關于孩子撫養權的爭奪其實是很多夫妻所在意的,那么哪些是離婚孩子撫養權爭取的有利條件?
有證據證明能為子女提供更好的學習生活條件的一方,更容易得到子女的撫養權。
具體包括提供以下方面的情況證明:
1、工作性質;
2、工作環境;
3、收入狀況;
4、居住條件;
5、文化程度;
6、性格修養;
7、其它家庭成員狀況。
在離婚訴訟中,如果雙方當事人對孩子的撫養存有爭議,這種爭議分兩種情形,一是雙方都希望撫養孩子;一種是雙方不希望撫養孩子。實踐中前者的情況居多,我們就以的一種情況為例,進行說明。關于孩子的撫養問題,我國《婚姻法》第36、37條對此進行簡單的規定,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對此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上面的章節已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這里只談論為爭取孩子的撫養權收集哪些證據的問題。我認為,應該根據我國撫養孩子的立法精神,從如何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去考慮證據的收集。
(一)夫妻雙方的綜合素質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父母的接人待物、生活理念、道德品質及學習熱情等特性無時不再影響著自己的孩子,所以,爭取撫養權一方盡力將自身具備這些優勢展現出來,比如,教育經歷證明、單位頒發的榮譽證書等。
(二)雙方的撫養能力
法院確認雙方的撫養能力主要兩方面:一是看雙方的經濟能力;二是看雙方的家庭成員。如果您有充分的經濟實力,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對您爭取孩子撫養權是非常有利的。如果您的家庭里,還有身體健康的父母,他們有能力為您照顧孩子,這也是您需要向法庭說明的。像這種情況,您可以提供自己單位的工資證明、自己經營公司的可以提供公司的營業執照;另外提供您自己父母的戶口本或身份證,或讓您父母出庭等。
(三)孩子的意見
如果您的孩子已滿10周歲,您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見,只要孩子不堅持跟隨另一方,您就可以作孩子的思想工作。像這會情況家長都不希望去法院那種場合,有的就要求孩子寫個書面的意見,這種情形一般對方會提出異議,認為孩子是被脅迫的;所以大部分就是主審法官單獨和孩子談談,做成筆錄入卷。
此外,還可以提供對對方不利的證據,以得到孩子的撫養權,如: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等等。
無論怎樣去爭取孩子的撫養權,建議夫妻雙方一定要從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一定要記住,大家千萬不要為了自己的私念而影響孩子的成長。當然如果遇到此類問題,無從解決的,建議可以向專業的律師來進行咨詢和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錢利息超過多少不受法律保護
2020-01-16精神損害賠償的種類包括哪些
2020-02-18沒有簽勞動合同的可能后果
2020-02-25勞動仲裁需要什么資料
2020-03-01根本違約怎么分類
2020-03-05試用期被辭退怎么辦?
2020-03-12合同過期多久起訴無效
2020-03-16建筑工程質量鑒定包括哪些
2020-04-01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0-04-02婚前財產如何證明
2020-04-09非法獲取商業機密犯法嗎
2020-04-10哪些標志不能作為商標注冊
2020-04-11沒收犯罪人全部財產還是部分財產的概念
2020-04-13侵權責任訴訟法院管轄地怎么判斷,你知道嗎?
2020-04-14調解勞動爭議的程序
2020-04-15商標禁止使用的范圍有哪些
2020-04-16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情形?
2020-04-22單位受賄罪應該如何辯護?
2020-04-27離婚協議撫養費如何約定?
2020-04-28如何合法追討個人債務?
2020-04-29如何分清楚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29如何認定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
2020-04-29“打官司”可否委托代理人?
2020-04-29離婚訴訟中家庭債務如何解決?
2020-04-29夫妻離婚損害賠償標準怎么計算?
2020-04-30離婚訴訟在登記地是否有權管轄立案
2020-04-30過失致人死亡罪,如何判定
2020-04-302020孩子撫養費的標準多少錢?
2020-04-30個人債務如何進行處理
2020-05-01離婚后一般要給多少子女撫養費?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有沒有權利要求支付撫養費?
2020-05-02子女撫養費可以要求減少嗎?
2020-05-02離婚賠償糾紛訴訟時效一般多長時間?
2020-05-02離婚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05-03子女撫養權變更要公證嗎?如何變更?
2020-05-04二手房買賣糾紛起訴需要什么材料
2020-05-04協議離婚以后還能不能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04離婚后要求增減子女撫養費的條件都有哪些?
2020-05-04協議離婚和調解離婚哪種方式好一些?
2020-05-05未成年犯罪怎么處理?
20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