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中不給予房屋拆遷補償合理嗎?
在新農村建設中不給予房屋拆遷經濟補償是不合理的,也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被征收人為維護自身利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確保被征地農民原生活水平不降低,長期生活有保障。
土地征收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為被征收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農用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綜合地價確定。區綜合地價的制定,應當綜合考慮原土地利用、土地資源狀況、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需、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每三年至少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農用地以外的土地、附著物、苗木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先改善生活條件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的意愿,通過重新整理宅基地、提供安置房或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補償因征收而引起的搬遷和臨時安置費用,以保障農村村民的居住權和合法財產權及住房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農村自建房屋補償辦法應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和村鎮規劃,并按照有關規定建設。討論了以下兩種情況:
1。村集體經濟組織仍有宅基地
此時,宅基地可安排被拆遷人自建房屋或村集體經濟組織自建房屋。具體形式如下:(1)被拆遷人自建房屋的,拆遷人應當按照被拆遷集體土地的補償價格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集體經濟組織應當按照宅基地所有權的區位補償價格進行補償。(二)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統一建設房屋的,拆遷人應當按照《規定》第九條的有關規定給予補償,村集體經濟組織將竣工的安置房分配給被拆遷人。
2。村集體經濟組織仍有農用地的,可以轉為非農建設用地供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安置房的,拆遷人應當辦理集體土地征用、農用地轉用手續依法建設用地并繳納相關費用,并按照被拆遷集體土地房屋的補償價格對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補償。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不給予經濟補償就征收、拆遷房屋是不合理的,也是違法的。被征收拆遷人為維護自身利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職人員掩蓋違法執法如何處罰
2020-12-286根肋骨骨折與工傷鑒定等級是怎樣的
2020-11-24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如何避免事故
2021-03-17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人身侵權按城鎮賠償有什么
2021-02-19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買賣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0-11-30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為什么保險合同中受益人欄是不可以為空白的?
2020-11-16“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