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合同解除權的行使主體?首先,它應該是合同當事人,而不是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對此,無論從原《經濟合同法》第27條和第28條的規定來看,,當一方出于理解除權行使的法律原因要求變更或終止經濟合同時,應及時通知另一方,通知應采用書面形式;或者在3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五條中進一步規定, 2003: “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利用職權干涉農村土地承包或者變更、解除承包合同。從一系列法律法規來看,在逐步完善合同解除權規定的同時,中國始終堅持合同解除權與土地承包權相一致的原則第二,在實踐中,應當注意的是,在正常情況下,只有守約方有權終止合同,而違約方無權終止合同。這對于法院在審理具體案件時審查終止合同的相關法律文件是否完整,明確誰是享有終止權的主體,以及,然后做出正確判斷
合法終止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一方行使合法終止合同權利的情形有五種:
(I)由于不可抗力,合同目的無法實現。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預見、不可避免和無法克服的客觀現象。當這些客觀現象導致合同目的無法實現時,任何一方有權終止合同
(II)預期違約將不履行主要債務。預期違約是從英美法系引進的一個概念,包括明示違約和默示違約(三)主債務遲延履行,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未能履行。當一方延遲履行其主要債務時,另一方應給予債務人合理的寬限期。如果債務人未能在寬限期內履行其主要債務,則表明債務人有嚴重過失。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法律賦予債權人終止合同的權利。當然,這里所說的延遲履行是指主債務不會因為延遲履行而無法達到合同目的的情況。如果履行期限對于債權合同權利的實現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即主債務的遲延履行將無法實現合同目的,債權人有權無追索權終止合同
(IV)根本違約無法實現合同目的。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根本違約形式很多,包括延遲履行、不完全履行、履行地點和方式與合同不符等,嚴重影響了合同簽訂過程中的預期經濟利益。在債務人根本違約的各種情況下,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所期望的經濟利益無法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債權人敦促債務人繼續履行義務是毫無意義的。因此,債權人可以不經催促直接終止合同。(5)法律規定的其他解除情形終止合同需要滿足上述五個條件。合同的終止代表著雙方權利義務的消散,對雙方都有或多或少的損失,但合同的終止更有利于止損。如果您有法律需求,律霸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期限一般是多少天
2021-01-31有期徒刑有多少種
2020-12-11海事案件的申請費標準
2020-12-04租房收定金反悔怎么辦
2020-12-10格式免責條款產生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31電子商務法全文內容是怎樣的
2021-02-03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合同不能履行可否因為疫情免責
2021-03-06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夫妻唯一住房可否拍賣
2021-01-18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意外險的計算公式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