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訂立后就能生效嗎?
一般來說,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起就發生法律效力。但是,有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規定,某些種類的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才能生效。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訂立合同后,這個合同就不能馬上生效,當事人必須按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規定,到有關的部門去履行批準或者登記等手續。合同經過了批準或者辦理了登記后,才能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才能得到法律的認可。
比如,擔保法規定,當事人以某些財產為抵押物訂立抵押合同的,應當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專利法規定,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可以轉讓。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當事人必須訂立書面合同,經專利局登記和公告后生效。技術引進合同管理條例規定,受方和供方必須簽訂書面的技術引進合同,并由受方在簽字之日起的三十天內提出申請書,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部或對外經濟貿易部授權的其他機關審批;審批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的六十天內決定批準或不批準;經批準的合同自批準之日起生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車禍后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0-12-23反擔保成立須要什么條件
2021-01-16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反擔保合同抵押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1-12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偽造房產證作抵押犯什么罪
2021-03-08劃撥土地沒房產證怎么過戶
2021-02-26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保證保險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2020-12-26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有什么
2021-01-06保險受益權問題研究
2021-03-12對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理由應從哪些方面審查
2021-02-20受買人的成交價中包含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