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法律有什么規定?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應當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
①祖父母、外祖父母;
②成年的兄、姐;
③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或者民政部門。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按照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親屬;
⑤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
此外,精神病人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擔任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出可以擔任監護人。
3、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上述范圍的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的,有關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
4、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擔。受委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委托監護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別規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承擔,但委托監護人對此確有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監護人的權力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監護人的權利和義務是:①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了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②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③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消監護人的資格。④代理被監護人參加民事活動和民事訴訟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八條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綜合上面所說的,監護人對于被監護人來說是特別重要的,一般監護人都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就必須要按照法律的規定來履行自己的義務,如果被監護人發生了什么事情的話,監護人也是有很大責任的,所以,監護人的責任是很大的。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裁決書格式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03交警以車輛違章未處理不予年審年檢合法嗎
2020-12-27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的規定
2020-12-28國家賠償案件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1-03-17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能贈與嗎
2020-11-28股東代表訴訟中以誰的名義提訴訟
2020-12-01第三方支付實現原理是怎樣的
2020-11-12域名相似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03征地土地補償協議
2021-02-12子女領取老人高齡津貼是否合法
2020-12-27車禍怎么賠償傷者
2021-01-05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合同詐騙罪概念是什么
2021-02-26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