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內容涉及到哪些方面
就總體上而言,名譽權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
1.權利人有權維護其名譽,要求他人對其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使其在社會中獲得應有的尊敬。
2.權利人有權排斥他人對其名譽的侵害,并要求加害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二、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民法通則》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民通意見》第1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籌劃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誹謗
誹謗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民法通則》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三)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因提供新聞材料引起的名譽糾紛,認定是否構成侵權,應區分以下兩種情況:
(1)主動提供新聞材料,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2)因被動采訪而提供新聞材料,且未經提供者同意公開,新聞單位擅自發表,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對提供者一般不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雖系被動提供新聞材料,但發表時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許的,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對他人的名譽權進行侵犯,一般是對他人名譽進行貶低,而對侵犯名譽權的主要方式有三種,包括侮辱、誹謗以及新聞報道嚴重失實導致他人名譽受到了損害。而在被他人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時,侵權人需要承擔由此帶來的法律責任,而被侵權人此時有權要求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侵犯名譽權到哪里起訴?
侵害名譽權打官司需要繳納多少訴訟費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蓋章和簽字效力一樣嗎
2020-12-31申請商標注冊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7對駁回注冊商標續展申請決定不服怎么辦
2020-11-23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什么
2020-12-04家庭暴力簡介與家庭暴力類型有哪些
2021-02-27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安置房產權屬于戶主嗎
2020-12-05商業銀行貸款應遵循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7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1-08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02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