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去世了還有名譽權嗎?
逝者的名譽權也是收到法律保護的。《民法通則》101條規定公民享有名譽權,應包括保護死者名譽權,這點已為我國司法實踐所證實。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1993年8月7日)已明確,死者名譽受到損害的,其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200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又將以往僅就死者名譽權的延伸保護擴大到死者的其他人格要素,包括姓名、肖像、榮譽、隱私以及死者的遺體、遺骨等方面。由此可見,對死者的名譽權乃至姓名、肖像、榮譽、隱私等人格、身份權的保護,是有充分法律依據的。
二、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三)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公民的名譽權若受到侵害,有權要求對方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刑法》規定:【侮辱、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中明確,死者名譽受到損害的,其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編造謠言甚至肆意傳播謠言的媒體及個人,其行為不僅對死者的名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而且給死者家屬的精神造成傷害,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雖然喬任梁去世了,無法發聲維護自己名譽權,但是其家屬依然可以要求一切媒體、微博停止造謠及謠言的傳播,否則將對其追究法律責任。
有關名譽權被侵犯的情況下,如果當事人已經死亡的,肯定可以由親屬進行訴訟解決,一般情況下,親屬應當提供侵犯名譽權的相關證據,并按照相關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合法的處理,具體情況應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合法的辦理。
侵害名譽權的處罰法律怎么規定的,有哪些方式
侵犯名譽權起訴狀格式
網絡名譽權的相關法律法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權是依約定成立嗎
2021-02-14親屬在婚姻家庭法上的效力有哪些
2021-01-09股權轉讓給子女算贈與嗎
2020-12-21最高法關于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19第一查封人有優先受償嗎
2020-12-30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怎么申請脫離親子關系,有哪些法律途徑
2021-01-05遵義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8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業主要求罷免業主委員會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7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案例分析
2021-01-30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機動車拒賠第三責任險可行嗎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