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金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經濟補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需要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如果并未按規定支付的話,則可以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要是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員工離職寫經濟補償金怎么確定數額?
員工經濟補償金算工資總額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租金可以抵債嗎
2020-11-23刑事罰金去哪里交
2020-12-12商標權轉讓應該怎么做
2020-11-26計算機應用程序可否獲得專利
2021-02-14商標駁回再審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18如何行使抵押權
2020-11-29交警穿便衣可以執法嗎
2021-01-14九一年的事實婚姻緣怎么解除
2021-01-01老年人的立遺囑權應該如何保護
2020-11-18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離婚房產確權訴訟需要被告到場嗎
2021-03-22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有何規定
2021-02-04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