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單位的舉報遭到惡意報復怎么辦?
可以報警處理,刑法條文中沒有打擊報復罪,與此相對應的犯罪有:203條誣告陷害罪;254報復陷害罪;308條打擊報復證人罪。
【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第二百五十四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百零八條】 對證人進行打擊報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三類常見打擊報復行為的犯罪,犯罪主體和犯罪對象是不同的,具體的情況要結合案件情況具體分析。
二、舉報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憲法》第41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對于公民的申訴、控告或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
《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6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保障公民對于違法的國家工作人員提出控告的權利,追究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人的法律責任。
《刑法》第254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對于報案、控告、舉報,都應當接受。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并且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
《刑事訴訟法》第85條規定:報案、控告、舉報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提出。接受口頭報案、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后,由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簽名或者蓋章。接受控告、舉報的工作人員,應當向控告人、舉報人說明誣告應負的法律責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實,偽造證據,即使控告、舉報的事實有出入,甚至是錯告的,也要和誣告嚴格加以區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如果不愿公開自己的姓名和報案、控告、舉報的行為,應當為他保守秘密。
《刑事訴訟法》第86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并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舉報人遭到惡意報復在生活中幾乎是很常見的,這也導致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面對單位的違法亂紀的行為不敢舉報,甚至于有很多民眾是舉報無門,因為當地的政府機構和單位原本就是串通一氣的。對于這些客觀存在著的事實,國家公檢法機關及黨中央必須要引起高度的重視才行。
如何舉報投訴用工單位
舉報非法移民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釣魚執法可以舉報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孩子姓氏的約定有效嗎
2021-03-07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訂金與定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1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訂婚之后男方要退婚怎么辦
2021-02-17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什么是擔保合同中人的擔保
2021-03-12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口頭辭職合不合法
2020-11-09去勞動局投訴,勞動局會過來處理嗎
2020-11-16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外出旅游買什么保險好?
2020-11-27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置換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