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謠言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根據情況不同,可能承擔民事、刑事或者行政責任,具體情形見下文。
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并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
網絡謠言,是指通過網絡介質(例如郵箱、聊天軟件、社交網站、網絡論壇等)而傳播的沒有事實依據帶有攻擊性,目的性的話語。
散布謠言要承擔的責任:
1、民事責任
即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的,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
2、行政責任
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有:《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所以說,若散布謠言,公安機關可以依據上述規定對行為人進行處罰,派出所會依據規定,用傳喚證對行為人進行傳喚、查證、處罰。
3、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以上內容由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更多法律問題關注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行政證據三性是什么
2021-03-16勞動糾紛申請強制執行要多久
2021-01-06交通事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07父母離異后誰是監護人
2020-11-20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公司賬戶可以上個人名下嗎
2020-11-10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意外保險車禍能賠多少錢
2020-12-17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一般包括哪些
2020-12-30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強保險公估機構管理的通知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0-11-18旅行社責任保險主要功能
2021-01-03投保人能為哪些人投保
2021-01-25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5土地出讓金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12-28